京師,午門。

凌晨,大學士于敏中如往常一樣到軍機處上班,並且上班時間比往常還早一些。

其實自宮亂同滿城不祥事件發生後,于敏中之子於齊賢便勸父親上書請辭領班軍機大臣一職,免被富勒渾那白眼狼所害。

只於敏中卻貪戀權位,並認為皇上不可能一直受富勒渾挾制,眼下的亂局只是暫時的,遲早會撥亂反正。

因此,于敏中不僅不聽其子勸說,反而與軍機大臣袁守侗、刑部尚書英廉等密謀,大致是想趁皇上前往泰陵進行所謂滴血驗親,京中富黨、色黨力量空虛之時,策動人手奪取京師控制權。

這個計劃方案做的還是可以的,然而不管是于敏中這個領班軍機還是英廉這個議政大臣兼刑部尚書,都沒有兵權在手。

沒有兵,這個方案怎麼落實?

英廉將目光放在一個人身上,此人正是被皇帝剛剛任命為暫署九門提督、兵部右侍郎、漢軍正藍旗副都統賈佳世凱。

為何選中賈佳世凱?

只因此人同英廉的孫女婿和珅甚是交好,當年要不是英廉幫忙進言,賈佳世凱多半已經被攆出八旗成為漢人,因而此子能有今天的權勢地位,英廉於他恩情真是極大。

眼下九門控制權就在賈佳世凱手中,雖然此子是同富勒渾、色痕圖一起發動兵變,重新擁立皇上,鎮壓宗室叛亂,然而明眼人都知道此子與富、色二奸並非同路人。

很多人猜測賈佳世凱未必看不出富勒渾、色痕圖二人是在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是由於皇上落在二人之手,這才不敢輕舉妄動。

英廉認為皇上同宗室前往泰陵就是他們動手的最好時機,只要賈佳世凱能站出來,京城的控制權就會落在他們手中。

到時,同皇上前往泰陵的富、色二賊便如無根浮萍,只需以皇上名義寬大二賊手下護軍、侍衛,二賊便是走投無路的喪家之犬,再也無法要挾皇上。

至於宗室,英廉同袁守侗的看法一致,那就是皇上絕不是什麼漢人之子,乃嫡嫡親親的先帝骨血,故而滴血驗親的結果根本不會動搖皇上的九五至尊之位,只會讓對皇上不滿的宗室失去作亂藉口。

為了安撫下五旗滿洲,袁守侗認為可以將鑲白旗同兩藍旗重新改為上三旗,另從關外及各省駐防八旗抽調部分旗人重組鑲白旗同兩藍旗。

袁的這個建議得到了密謀者們的一致好評,現在要做的就是得到手握九門控制權的賈佳世凱支援。

于敏中建議可酬以其一等伯爵,定邊將軍、御前大臣、協辦大學士,入軍機處行走的高位。

眾人原是定於這兩天由英廉秘密說服賈佳世凱,只一直不知賈佳世凱動向,加之富、色二賊黨羽盯的嚴,始終沒有好的時機。

這日于敏中如往常一樣正常前往軍機處上班,然而在午門卻被御前大臣三泰攔了下來。

這個三泰也是十足小人,本是皇上親信大臣,未想宗室逼宮之時倒戈背叛皇上,其後又同富、色二賊勾結,替他們安撫正黃、正白兩旗護軍,遂使二賊輕而易舉控制宮禁,把持朝政。

昨日皇上下旨授三泰領侍衛大臣、正白旗護軍統領,兼鑲白旗蒙古副都統,要其軍機處行走,賜了孔雀翎,很是得意。

于敏中卻知這道旨意壓根就是富勒渾那個奸賊矯的詔書,因為自打皇上移居永壽宮後,他這個領班軍機大臣連皇上的面都見不到,在軍機處也是處處受富勒渾刁難詰責,要不是為了大局,于敏中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按著不快正欲詢問三泰攔他上班做什麼,那三泰突然取出一道聖旨:“于敏中接旨!”

于敏中一怔,不是很情願的跪下接旨。

“大學士于敏中簡仼綸扉,不自檢束,既向宦寺交接,復與外省官吏夤緣舞弊。即此二節,實屬辜恩,非大臣所應有。若仍令濫邀世職,何以示懲?....”

旨意竟是革去于敏中領班軍機大臣一職,《四庫全書》正總裁等職務。

“我要見皇上!”

于敏中憤怒不已,他斷定這道旨意肯定又是富勒渾那白眼狼矯的詔書,然而三泰怎麼可能讓他見皇上,微哼一聲揮手,頓時幾名乾清門侍衛上前強行按住于敏中,摘下他的頂戴花翎,當著一眾要進皇城上班的各部官員面直接將這位中堂大人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