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規矩,得在乾清宮敲鐘召集在京文武開會,正式宣佈皇上又他孃的回來了。

誰定的規矩?

不知道。

引經據典的話,大概有兩個出處。

一是前明景泰年間徐有貞、石亨、曹吉祥擁戴朱祁鎮奪門在奉天殿(今太和殿)敲響鐘鼓,召叢集臣宣告太上皇復辟。

二是前明甲申年間李自成大軍包圍京師,崇禎命太監敲鐘召集百官商議御賊之事,然無人前來。

不管是應哪個出處,乾隆四十年冬月十七響徹在紫禁城上空的鐘鼓聲,聽著都不太吉利。

至少,賈六認為晦氣。

伴隨鐘聲,無數腦袋從滿城的四面八方探出,神情一個比一個疑惑。

“誰敲鐘?”

“新皇登基了?”

“......”

聚集在漢軍正藍旗衙門的上百個有頭有臉的人物議論紛紛。

這些人有老遼東,有新入關,半數是各旗說得上話的人物,比如開國重臣洪承疇的重孫子洪大德。

作為漢軍鑲黃旗屈指可數的重要人物,洪大德在前天夜裡乃至昨天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具體表現為他趁漢軍鑲黃旗都統、大學士舒赫德出差的機會,趁亂帶人攻佔了漢軍鑲黃旗都統衙門,並宣佈接管漢軍鑲黃旗的指揮權。

當然,洪大德沒忘給自己披上大義的名份。

什麼大義?

當然是為了大清穩定了。

洪大德能夠成為漢軍鑲黃旗公推的“大當家”,除了他曾做過西安參將外,主要原因是他家在旗中獨領一個佐領。

準確說,洪承疇的子孫在八旗之中有點特殊,有兩個佐領的單獨指揮權。

世祖爺在世時只給了洪承疇一個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但聖祖爺那會感念洪承疇為大清所立的汗馬功勞,因此不僅將洪承疇的孫子洪奕沔抬入滿洲正黃旗,又親自做媒將鑲藍旗固山貝子谷爾麻哄之子、輔國公凹山的女兒許配給了洪奕沔。

因此,洪家在八旗實際有兩個傳承,一是抬入滿洲正黃旗的洪奕沔這一支,另一支則是留在漢軍鑲黃旗的洪承疇的另外兩個孫子。

不管是入滿旗的這一支,還是留在漢軍的這支,康熙都給了洪家後人各領一個佐領的權力。

說起來,聖祖爺比他爹世祖爺厚道多了。

佐領以前叫牛錄,能領牛錄的那都是八旗重要人物。

一代代傳承下來,如今在滿洲正黃旗的洪家當家人是洪佳元保,母親就是輔國公凹山的女兒。

留在漢軍鑲黃旗的這一支的家主就是洪大德。

當時亂起時,誰也不知道發生什麼事,這個時候莫說手裡有一個佐領,就是有幾十個忠心的包衣奴才都能決定一旗命運,況有一個佐領。

洪大德控制漢軍鑲黃旗後沒忘記抬入上三旗滿洲的本家,帶人成功保下堂哥洪佳元保一家,並順勢將堂哥指揮的那個滿洲佐領也拿到了手上。

如果全部動員的話,洪大德現在可以調出不低於三千的人手。

能不能披甲,能不能打仗另說,反正這三千人實打實的擺著,任誰都得尊稱一聲洪大爺。

很自然的,漢軍八旗各路英雄齊聚正藍旗都統衙門召開善後大會時,洪大德這個漢軍鑲黃旗的當家人自是位列“漢軍八柱國”之一。

另位七位柱國分別是漢軍正黃旗的李奉堯。

李奉堯能為漢軍正黃旗代言人除了他是御前侍衛,祖上是李永芳外,與其哥哥李仕堯任兩廣總督脫不開關係。

另外,李奉堯同原四川總督,現正在宮中主持大局的新中堂富勒渾關係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