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郡王正值壯年離奇暴斃,死因的確可疑,其死之後皇上下旨為其辦了兩次葬禮...”

雖然才當了幾個月的禮部一把手,但老富無疑在禮制方面可稱專家,在他的分析中果郡王兩次葬禮的確存在大問題。

賈六倒吸一口冷氣:“你的意思是這本書說的是真的?”

“不完全真,但也不完全假。”

鑑於現在證據鏈還不夠完善,富勒渾也沒法給世凱賢弟準確的答覆。

賈六搖頭道:“即便這本書說的是真的,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果郡王也是聖祖爺之子,不管皇上是先帝的兒子,還是果郡王的兒子,都是聖祖爺的子嗣...

再說皇上都當四十年皇帝了,就算他真就不是先帝兒子,先帝還有其他在世的兒子麼?”

賈六不想介入這樁是非,這樁是非也不需要翻案,因為先帝其他兒子早就先皇上一步見了先帝。

這會扯皇上是不是先帝之子,有什麼實際意義呢。

“這一點我也知道,確如你所說,皇上是不是先帝生的已經不重要,但要是皇上連愛新覺羅都不是呢?”

富勒渾以沉重心情將第二本書遞給了鬼子六。

書名《陳與帝共一宗》。

賈六依舊好奇開啟,看完之後先是沉默,繼而搖頭說道:“據我所知皇上並非先帝長子,先帝即便要以子奪嫡,也無須抱養一個兒子,這謠言未免太過荒謬。”

“那你怎麼解釋皇上登基之後數次下江南,三次住在海寧陳家這件事?...”

富勒渾很專業的指出此書所記最大幾個疑點,一是皇上為何讓陳家關閉大門,說以後非天子來到不得再開。

他家的那兩塊匾額又如何解釋。

如果皇上不是陳家之子,這些根本無法解釋得通。

賈六回頭再翻書,一臉疑惑問老富:“陳家真有那兩塊匾?”

“真有!”

富勒渾給出肯定答覆,因為當時跟皇上去陳家的官員侍衛很多。

“你再看這本。”

富勒渾將《乾隆帝生父考》從下面抽出。

上面也記有當今皇上乃海寧陳家所出,但也記了皇上是楊家之子的說法。

“皇上如果不是漢人,為何那麼喜歡漢人的服飾,而且登基後就要將漢軍八旗裁撤,又為何要修貳臣錄...”

老富在那認真的推理,從乾隆元年諸般事情推到現在,最終得出的結果是皇上可能真的不是滿洲人,而是漢人!

因為,不是漢人的話,能幹出這一堆寒了大清開國元勳,又寒了元勳後人的蠢事來?

又向世凱賢弟透露一個秘密:“你知道麼,簡親王已經派人去安徽桐城了。”

“嗯?”

賈六不明白簡親王派人去桐城幹什麼。

富勒渾道:“桐城是張閣老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