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門以內兩邊官署林立,府部對列,戒備森嚴。

東邊是吏部、工部、戶部等有錢有勢的衙門,西邊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等決定犯人生死的衙門,因此有“東邊掌生,西邊掌死”的說法。

大理寺南邊的江米巷衚衕一間宅院中,十幾個黑影焦急的站在院中,有人趴在牆頭不斷的朝外張望。

這間院子的主人叫齡賢,其曾祖就是和碩廉親王、後來被雍正改名為阿其那的聖祖爺八子胤禩。

祖父則是被雍正改名為菩薩保的弘旺。

雍正十三年恢復弘旺本名,給予紅帶,納入玉牒,月領餉銀3兩,另給房20間、田15頃、奴僕8人,以為資生之計。

至此弘旺及其子孫便以紅帶子身份生活,到了孫子齡賢這裡,一大家子好幾十口人還是月領餉銀3兩,雖有田15頃,但生活相對其他宗室肯定是大大不如的。

要不是舅舅孫家時常幫襯,齡賢的日子怕是更難過。

齡賢的外祖父就是太祖年間降大金的明朝遊擊孫得功之孫、康熙朝甘肅提督孫思克的長子孫承恩。

如今孫承恩已經去世二十多年,現在孫家當家的是齡賢的表哥孫五福,漢軍鑲紅旗的副都統。

聖祖爺當年規定不許漢軍旗的人擔任都統、副都統,但宗室外戚和老遼東漢軍可以開恩例外。

原本生活應該就這麼平靜的過下去,哪怕再也不能迴歸黃帶子,憑著紅帶子身份,齡賢及其子孫哪怕不能風光,總也餓不死。

然而一個多月前京中開始流傳當今皇帝並非滿洲人的謠言後,齡賢的表哥孫五福就找到了表弟。

五福表哥認為萬一謠言是真的,那乾隆就不能再為皇帝,而雍正爺沒有其他兒子在世,所以皇位應當從聖祖爺另外的子嗣中選擇。

不管是哪一支,都有登位的可能。

也就是說如果宗室大部分人都開始質疑乾隆繼位的合法性,那齡賢這位八賢王的嫡系子孫就能出來爭一爭大位。

如此不但能正本清源,也能替被雍正毒死的八王爺報仇。

表哥的這番話讓齡賢不禁起了心思,他的曾祖同雍正鬥爭,他的爺爺弘旺也同乾隆鬥過爭,到了他這邊遇上機會為什麼不能出來爭一爭。

他可是聖祖爺的後代,又憑什麼被歸到紅帶子!

只是,齡賢也清楚以他現在的地位根本沒有振臂一呼,宗室響應的可能,而且他也沒有可以起事的力量。

五福表哥給出了堅定的支援,表弟沒有人手,但他這個漢軍鑲紅旗的副都統有人。

表兄弟二人遂開始密謀,表弟將城外的家生子喊了回來,表哥則在鑲紅旗漢軍遊說支援齡賢的力量。

不過表兄弟一直等不到機會,直到太后突然駕崩。

太后突然死亡讓關於乾隆是漢人的謠言更是深入人心,哪怕是政治嗅覺再遲鈍的人也感受到了滿城的不對勁。

明天就是太后大斂的日子,很多人懷疑皇帝已經部署好一切,就等移靈暢春園時對宗室下毒手。

時不待我,五福表哥找到表弟確定當晚起事,否則明日就是待宰羔羊。

“大清是愛新覺羅的大清!”

孫五福近來遊說人支援時,說的最多的就是這句話,而這句話也成了起事最好的口號。

其大致串連了兩百多漢軍鑲紅旗兵,其中與其結拜的三個異姓兄弟都是老太爺孫思克部下的後人。

這些人之所以願意跟隨孫五福起事,除了信了乾隆不是滿洲人的謠言外,更多的則是因為乾隆對他們漢軍真的不好。

所以,都想換個皇帝。

五福表哥認為只要他們率先起事,所有八旗及宗室都會響應,只要能殺入皇宮,活捉乾隆,天亮之後大事就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