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木吱唔一聲:“阿瑪自己看便是,兒子不敢亂說。”

兒子這付模樣令得富勒渾不禁好奇心起,開啟來看,結果看了沒一會就面色大變。

原來這書不知是何人所編,竟聲稱皇帝並非滿人,而是漢人。

說當今太后當年和陳閣老的夫人同時懷孕,並且同時產子,結果陳家生的是兒子,太后生的是女兒。

時值聖祖爺諸子奪嫡關鍵時期,一心想要兒子的先帝為了爭奪皇位,就使了一個掉包計——將陳家的兒子抱進雍王府,把自個的女兒換給了陳家。

陳閣老知道後,由於不敢得罪先帝只好自認倒黴,同時為避禍告老還鄉。

這位被先帝換來的孩子後來被取名弘曆,也就是當今乾隆皇帝。

書中對後來的事也有記述,講先帝那個女兒在陳家長大後嫁給了江蘇常熟的蔣家,為此蔣家還專門修了一個“公主樓”供她居住。

當今皇上繼位後由於知道自己的生父是陳閣老,故而對海寧陳家禮遇有加,導致陳氏一族如今官居高位者較多。

還說什麼乾隆數次下江南巡遊,四次都到海寧陳家。尤其是最後一次臨走時特地走到陳家中門,囑咐陳家:“以後除非天子來,此門不要輕易開啟。”

從此陳家中門就一直鎖著。

更說什麼海寧陳家住宅中的“愛日堂”、“春暉堂”的匾額,就是當今皇上御筆。

“愛日”一詞,是從漢辭賦家楊雄《孝至》一文“孝子愛日”中來的,後世把兒子侍奉父母之日叫做愛日。

“春暉”一詞是從唐代孟郊《遊子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詩句中來,後人常以春暉來比喻母愛。

這兩塊匾額足以證明當今皇帝並非滿人,而是漢人。

又驚又怒看完這本《陳與帝共一宗》的冊子後,富勒渾的手都發顫了,“叭”的一聲將冊子狠狠拍在桌上。

“一派胡言,皇上怎麼會是陳閣老的兒子呢!真是笑話,笑話,我大清的皇帝怎麼可能是漢人!”

富勒渾用屁股想也知道這是有人故意在造皇上的謠,正要問兒子安木這冊子是哪裡來時,對面老妻卻一臉八卦的看著丈夫:“老爺,皇上不可能是陳閣老的兒子,他是楊林的兒子。”

“嗯?”

富勒渾愣在那裡。

為了證明自己說的不假,老妻也拿來一本書,書名叫《乾隆皇帝生父考》。

書中言之確鑿說皇帝生父是雍正朝的大臣楊林,而不是先帝。

大體故事情節同陳家換子差不多,只是後面不一樣。說楊林知道自己的兒子被先帝換了後,悲憤交加成了瘋子,從此浪跡江湖。

“...皇上登基後從知情人那裡知道自己的身世後,便多次以巡遊為藉口尋找楊林,可憐皇上一片苦心,再三奔波,四處打聽,終是在五臺山見到了已經出家的楊林,當時父子相見俱是哭成淚人,皇上說我的親爸爸哎,楊林說我的親兒啊...”

老妻說的繪聲繪色,好像她當時在場似的。

“.....”

富勒渾聽的目瞪口呆,身子忍不住都哆嗦了一下。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