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乾隆的親女婿(第1/3頁)
章節報錯
東西銷不出去怎麼辦?
降價便宜賣,那是棒槌。
得漲價!
越便宜,越沒人買。
越貴,買的人越多。
打仗嘛,跟做生意一個道理,沒啥區別。
做人不能死板,歸鄉證銷不出去難不成一把火燒了不成?
得創新思維,用市場經濟的手段解決產品滯銷問題。
沒人比賈六更清楚自己辛苦加班趕製的歸鄉證含金量有多高,又具有多大的官府權威性。
這玩意,真正是緊俏貨,搶手貨,硬通貨,也就是臨清城中的教匪無知,有眼無珠,換成稍有見識的,那都得爭著搶著當黃牛。
某種程度上,這張歸鄉證就是參與起義農民的免死金牌啊。
為反賊操碎了心的賈六必須要給臨清城內的那幫無知村夫一招猛的!
送錢請你們回家種地你們不幹,那成,好事結束,現在改成你們交錢才能回家。
為了促銷,當然要有套餐。
一根菸功夫套餐就出爐了。
前一百名只需交十文錢,就可以領良民證回鄉種地。
一百到五百名,則要交三十文錢。
五百到一千名,漲價,五十文一個。
一千名到兩千名,一律一百文一個。
往後,以千為單位翻倍。
想回家做老百姓過安生日子,你就掏錢。
不想回家就想在臨清城等死,這錢你就自個收好,等破了城頂多總理大人費點事,讓人從你們屍體上翻出來。
這還是隻針對沒有在常勝軍當官的普通人,嫡系清水教眾想買也不是不行,只要他們有悔過向善之心,賈六也不會把事情做絕,但是價格嘛。
總兵五千兩,元帥一萬兩,國公兩萬兩,王倫這個教主的錢不收。
鬧出這麼大亂子來,總要有個拉到北京去凌遲的主吧。
也不是賈六非要訛人家清水教,實是常勝軍起事以來,多少也弄到了一些錢,尤其是他們把臨清府庫給佔了,清軍合圍之前運河上的漕船沒少被他們洗劫。
連同先前洗劫的幾個縣城,保守估計,幾十萬兩還是有的。
這錢,原本因為常威軍的建立,賈六答應與其他三位大佬平分,現在嘛,由市場決定。
“對了,那個烏三娘要是也想回家,就不要收錢了,姑娘家又沒了丈夫,怪可憐的。”
心善的賈六又特意叮囑可以免費放烏三娘同她手下的娘子軍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