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山東軍務,不是內閣總理、大清首相的幹活。

是個臨時性差遣,同領隊大臣、參贊大臣一個性質。

並沒有固定品級相配,一品能為領隊,六品亦可為領隊,視差遣任務性質、指揮人員定。

嚴格意義上,賈六走上仕途的第一個股級職位“布特哈拜唐阿”,也叫領隊。

你要對外吹牛逼,說我是這個小分隊的總理也可以。

相比前明,大清用官很隨意,自由發揮。

個別地區(戰場),御前三等侍衛只要有皇上聖眷,給個虛銜都能主持大局,指揮督撫。

所以,總理山東軍務是虛銜,不在官方正式編制內。

但沒有這個臨時性差遣,賈六就沒法成為山東剿匪總司令。

總管前鋒營大臣聽起來像是個一品高官,實際上前鋒營最高軍職編制是左右統領,及管營大臣,因此總管大臣也是個政治榮譽,漲逼格的臨時授予。

真要實任,賈六手底下前鋒營八旗兵才300人,也就是個大隊長的幹活。

黃馬褂同理。

唯一實在的東西就是欽差關防大印,有了這枚大印,山東巡撫國泰、天津巡撫徐績、直隸布政使楊景素這三位省級高官,都得客氣的聽侯比他們品級小一級的賈佳總理吩咐。

不帶反抗的。

因為總理大人除了欽差關防大印外,還有把專門噬主的“遏必隆寶刀”。

此刀,誰握誰死。

兩樣東西加起來,同總督大人的王命旗牌有的一拼。

對於皇上的厚愛和賞識,賈六感激不盡,同時也感謝老鐵和珅的鼎力支援。

顯然,沒有和珅在皇上耳邊吹枕頭風,他賈佳世凱能如願成為山東剿總司令長官?

真是朝中有人好辦事。

將來,大業若成,不能虧了和中堂。

權力給了,政治榮譽也給了,接下來賈六就必須幹活了。

不能再像之前那般,出工不出力。

打從北京來山東的路上,賈六就一直在琢磨如何剿匪。

最終,得出的結論只有一個,那就是必須加強領導班子指揮權。

就是統一軍政大權。

事實很明顯,山東的人在剿,直隸的人在剿,河道的人也在剿,各成一團,目標是一致,但誰也不聽誰的,這匪怎麼剿?

而且,兩位巡撫、一個佈政,兩個總兵連同他這個領隊都在剿匪,另外還有個遙控指揮的直隸總督在,這匪剿了後,功勞到底算誰的?

賈六不吃大鍋飯。

雖然他喜歡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但關鍵時候,他全要。

結束了聯席會議後,賈六就用心的給老頭子詳細遞呈剿匪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