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先滅八旗,再平綠營(第1/2頁)
章節報錯
景陵管委會。
油燈下,賈主任拿著一把蒲扇一邊搖著,一邊凝神看著桌上的地圖。
兩湖地圖。
賈主任憑藉前世記憶參照大清輿圖畫的。
聯絡處長劉禾易在邊上整理四川發來的最新軍情,已經確定興漢軍於半月前由夔州長江乘船進入湖北巴東。
巴東一帶幾無綠營駐軍,戰鬥力強悍的興漢軍進入此地後可謂勢如破竹,嚇得宜昌知府關閉城門,向武昌城告急。
賈六問了:“湖北巡撫是哪個?”
楊植忙開啟自己的朝廷命官生死薄,翻到湖北檔,讀道:“湖北巡撫鄭大進,康熙四十八年生人,雍正十三年中舉,次年登進士。從直隸肥鄉縣令做起,歷任大名府同知、兩淮鹽運使,浙江、貴州布政使,先任河南巡撫,再接替梁國治任湖北巡撫...至今不到一年。”
“嗯。”
對有可能真是賈家後人栓柱整理的大清四品以上官員履歷表,賈六深為滿意。
莫要小看這些朝廷命官的履歷表,裡面可包含了好多秘密。
是有本事的,還是沒本事的,都能從履歷表中一眼看出。
單從鄭大進的履歷來看,此人是個實務官,因為是從基層做起的。
從縣令到二品巡撫,用了足足三十五年時間。
不像他賈佳世凱,出道就是巔峰。
一年多時間就高升從一品提督,這升官速度雖然不能同滿旗子比,但比起漢人來,那可是強上天了。
為什麼栓柱有可能是賈家後人呢?
因為栓柱祖上是賈家的包衣,主子幸包衣妻子是八旗常態,因此不排除栓柱的爹,或者他爺爺有可能被戴了綠帽子。
當然,這只是一個可能。
還有一個最可能的可能,就是滴血那玩意真的不科學。
要不然怎麼他賈六這個真孫子不行的呢?
此事存疑,鑑於太過荒唐,賈六不得不提前將聖祖仁皇帝地宮滲水一事上報朝廷,好早點給老太爺兩口子換房。
老這麼擱在栓柱床底下,也不是回事。
劉禾易分析道:“從鄭大進履歷分析,其做事穩重,不會輕進,如果其令各地嚴防死守,興漢軍很難在湖北開啟局面。”
賈六點了點頭,倘若興漢軍不是四千人,而是四萬人,他壓根不擔心湖北官員會出能人,但只有四千人如何把盤子搞大,就必須從湖北官場著手了。
“湖廣總督是誰?”
“是陳輝祖。”
履歷表顯示,湖廣陳總督比起鄭巡撫來,出身高得多,因為其父是做過軍機大臣的陳大受,雖然陳總督也是從廕生做起,但升官極快,38歲就已貴為封疆了。
這就是官一代和官二代的區別了。
賈六聽後並未對這個正值壯年、春風得意的陳總督評點,因為據他所知,這位陳總督是互助會成員,也就是說這傢伙是個大貪官。
只要是貪官,就有辦法對付。
貪錢是貪,貪功也是貪。
放下蒲扇端起油燈,順著地圖上的長江線緩緩往下看,最後手指頭落在荊州,沉聲說道:“若取武昌,必破荊州。”
“荊州!”
劉禾易忙開啟《湖廣軍情考略》,“荊州之地居三楚要害,為七省通衢,勢據長江要衝,滇、黔、巴蜀往來所必經之地。戰略意義極大...”
“這些我都知道,”
賈六打斷劉禾易的照本宣科,“荊州駐防八旗具體情況?”
劉禾易忙將另一本《八旗駐防實錄》取出,翻到荊州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