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1/3頁)
章節報錯
孝陵裡面難道是衣冠冢?
順治真的圓寂在五臺山?
還是親征鄭成功被明軍火炮打死的?
歷史迷團,迫切需要一個真相。
人死,把真相帶入地底下,對後世子孫,對歷史學界,都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賈六第一次發現自己對探尋歷史真相竟有如此強烈的渴望。
順治的死亡真相,康熙臉上有沒有麻子,雍正的腦袋是不是完整...
帶著一連串的疑問,回京去了內務府。
首先去的是營造司,他這回遞交的景陵幾處修繕工程的主管單位就是營造司。
內務府是正二品單位,下面的有司、院、處等機構。
相當於部、局、處、科。
各司郎中是四品官,由於內務府性質同外朝不同,因此內務府大小單位的官員基本都是上三旗包衣出身。
賈六是正三品的總管大臣,職銜比司長大得多,奈何他的單位景陵屬內務府管的下級單位,哪怕人家營造司的郎中官比他小,但就卡著他這三品總管大臣的脖子。
為了工程能夠立項,能夠順利拿到工程款,賈六隨身帶了幾千兩銀票,如果有必要,還得請人家去玉春樓瀟灑一下。
這種事情,不需要別人指點。
都是應該的。
人家不收可以,但你賈總管不能不送。
態度,決定一切。
巧的是,營造司的郎中就是當初帶人護送賈六上任的秦德。
由於知道眼下朝廷最紅的和大人,同這位獲罪發往景陵的賈總管關係不錯,秦德肯定不能為難賈總管。
賈六遞交的修繕工程有三處。
第一處就是牌樓門重建,原因是牌樓地基由於滲水嚴重導致一邊高,一邊低。
牌樓是聖祖仁皇帝墳頭的形象工程,一邊高來一邊低,還得了?
預算造價不高,一萬七千兩。
之所以將這牌樓工程做為上任第一件實事,也是給朝廷打個景陵滲水嚴重的預防針。
後面再奏地宮滲水,就不會顯得突兀。
第二處是下馬碑處至神道門碑處的道路需要維修。
原因是日久失修,很多石板都已鬆動,一到下雨天就積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