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賈大人辦虧空(第1/2頁)
章節報錯
虧空十七萬兩,什麼概念?
四川一省財政收入不過百萬兩,甘肅那邊不到五十萬兩,一個民政局附屬的國家級陵墓一年卻賠了五分之一川省財政,這他孃的不是看墳,是看無底洞!
賈六那個氣啊,墳裡好東西一個沒弄著就接手一筆爛賬,擱誰都不樂意。
十七萬兩啊!
他這個正三品的總管大臣一年法定俸祿也不過才130兩,算上養廉銀6000兩,不吃不喝得三十年才能把這窟窿填上。
這不是坑爹,這是坑太爺。
景陵這破地方可沒運鈔車給他劫,也沒軍火糧食讓他通敵。
除了維修一下破衙門,哪還有什麼大工程給他搞。
所以讓賈六到哪弄十七萬兩填窟窿?
這可是真正替大清幹事,替愛新覺羅幹事,賈六是絕不可能往裡墊自己掙的血汗錢的。
所以,賬絕不能認。
可很快,賈六就捏鼻子認了。
為啥?
按大清官場潛規矩,後任不翻前任賬。
你要翻可以,交接的時候就當提出來。
你不提出來,“叭叭”一通大印蓋了,說明你這新任總管大臣認賬了。
認了賬,還翻臉,這得罪的可不是前任總管大臣,而是很多很多人。
也怪賈六沒留神,剛才光顧著辦手續,就沒想到清查前任賬目,現在好了,十七萬兩虧空算他的了。
再說,他真就查賬的話,這賬也沒法查。
因為,這筆數額巨大的虧空不是上任總管留下的,而是好多任總管留下的。
這要怎麼查?
歷史遺留問題,涉及到的可不是清查虧空這麼簡單的事了。
歷屆總管大臣為啥沒人把前任留下的財政問題揭發檢舉,已經說明問題。
很有可能一開始只是虧空個幾千兩,結果一任任累積下來,就成了如今的天文數字。最後,這個天文數字越滾越大,形成嚴重社會問題時,那誰是最後的接盤俠,誰就頂雷吧。
別怨前人,這就是規矩。
娘希匹!
望著那厚厚一疊賬本,賈六心想這他媽的是非要逼著他把聖祖仁皇帝嘴裡的大金牙給撬了啊。
“大人,虧空是大了些,但有些是急著要還,有些不急著要還...”
德爾量跟個紹興師爺似的為新任總管大臣指點迷津了,按其的說法有三萬多兩是急需解決的,因為這些賬背後的債主都有來頭,得罪不起。
有些則是根本不必理會,如歷屆總管大臣招待過往欽差、官員的費用。
按德爾旺說的翻到賬本最後,賈六赫然發現這些年景陵的招待費用高達四萬九千餘兩。
也就是光吃喝欠的錢就高達虧空的三分之一多。
“怎麼會吃掉這麼多銀子?”
賈六被這筆吃喝費用驚住,折算成人民幣可得五千萬呢。
這幫傢伙吃的龍肝鳳膽不成!
再想他為官以來一直清廉,每頓只以四菜一湯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難得吃下屬或同僚的招待餐,而這幫看墳的傢伙光吃飯就吃掉幾千萬人民幣,簡直叫人難以忍受。
德爾旺解釋了,景陵這地方是個冷水衙門不假,可架不住每年禮部、工部、還有內務府都派人過來視察,其它衙門的也來,所以迎來接往的費用實在是太多。
早些年還好,各項費用都能報。
可近十幾年形勢嚴峻,國庫沒錢,費用便不好報了。
好比本應該報一萬兩,結果內務府最多隻給批兩千兩,餘下八千兩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