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賈佳額駙,人傻錢多(第1/3頁)
章節報錯
賈六拼湊的這路兵馬實力相當可以。
有索倫特種兵500,旗員遊擊訓練兵500,四省綠營近5000,除了沒帶炮,光火槍就多達2000杆,一路過去,可謂是碾壓式進攻。
大小七仗,雖無殲敵,但俘虜多達四十人,己方無一傷亡。
這個戰績比起祖應元拿一百多條命才換了個傷亡一比一,簡直強的不要太多。
充分說明,優秀統帥必須具備排程更多兵馬,以形成己方絕對兵力優勢的能力。
也就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不具備這個能力,任他再怎麼能打,也只能是個將,而不能稱之為帥。
因為以少勝多,從根本上,就已經錯了。
戰爭,打的就是以多欺少。
對此,並沒有專業進修過軍事與戰爭學的賈六算是無師自通,也可能是孃胎中帶出的天賦。
自古做大事的人,總有些與眾不同的地方。
只是在通往大坪的重要據點宜喜碉卡,賈大人的隊伍終於遭到阿桂集團的一支重兵阻擊。
大戰,一觸即發。
為了鼓舞士氣,賈六翻身下馬帶著親兵走上高處,習慣性的拿千里鏡觀察對面碉堡群,最終得出敵軍大概在200人左右。
從旗幟上看,是屬禁軍編制的圓明園護軍營。
此營雍正二年建立,有護軍3000人,養育兵96人。
因金川戰事吃緊,前番阿桂奏請援軍時,乾隆特意撥500圓明園護軍隨前鋒營一起馳援金川。
其中一支便駐紮在擁有四座碉堡的宜喜碉卡,帶隊的將領是從三品的護軍參領馬爾德尼。
嚴格意義上講,圓明園護軍實際就是看大門的。
拜唐阿考試二等子弟便有發往此處的分配指標。
祖應元同王福、瑪德里、新達蘇還有郭秀等賈大人的心腹,在山坡下正在謀劃如何攻取此碉堡叢集。
江蘇綠營參將郭廣德、浙江綠營參將錢大德、江西南昌綠營參將馬有德、福建綠營參將汪天德四位“德”字輩高參用心傾聽,不時發表意見補充,半點也不搶旗人小將們的風光。
這就叫會做人,也會做官。
賈六從山上下來時,祖應元已經拿出一份詳細的攻擊計劃。
按他的計劃,首先以江蘇綠營兵在正面佯攻宜喜碉卡,然後由他率領浙江綠營並部分索倫兵從碉堡北面的斜坡攀上,繞到碉堡後方發起進攻。
如此前後夾擊,碉堡內的護軍必然潰散。
“大人,我也上,肯定給你拿下!”
楊遇春也是躍躍欲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