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英明領導決定一切(第1/2頁)
章節報錯
事件很清晰。
賈六走後,以王福等人為首的留守骨幹成員們自發達成肅清隱患的共識,有計劃的、有組織的將他們認為不可靠的份子送去見了溫中堂。
不可靠分子包括王福等人自行甄別的人選,陸續自木果木逃出的軍官。
這其中可能有被無端猜疑冤枉的,但不重要了。
並且,這是一次集體性的行動,也就是現在剩下的310人, 無論是官兵還是民夫,都參加了這次行動。
於公,將那些逃出木果木大營的軍官送走,有利於他們的進步。
於私,沒有誰想殺頭的勾當被人供出來。
不得不說,夠心狠手辣的。
即便賈六自己, 也不曾如此心黑過。
所以, 這次事件應當是共進會骨幹成員們一次集體的道德淪喪,或者說他們再一次突破自我。
從一開始私吞軍餉, 到畏賊不進坐視滿八旗官兵陣亡,再到襲殺御前侍衛,直到鋌而走險做掉溫中堂,最後集體清除隱患...
兩三個月時間,王福等人從紈絝子弟變成心狠手辣的紈絝子弟,可以說是脫胎換骨了。
但這樣做,卻能讓以賈六為首的共進會這個因為利益形成的組織,無論是紀律性、還是保密性,都得到更深層次的昇華。
可以預見,經歷這一事件的共進會及其會員們,才能真正成為賈六通往大清政壇深處最有力的臂膀。
“放心,所有人都動手了!”
王福是事件的倡議人,有必要向鬼子六說明此事過後他們的隊伍變得更加凝聚, 也就是再也不用擔心有人會出賣他們。
“阿福,”
賈六剛想開口說話, 王四喜搶先說了:“大人, 打仗我們不是不行,但殺自己人, 我們還是可以的。”
四喜的本意可能是說他們動手十分有計劃,全程一點岔子都沒出,甚至在動手之前他們這幫人還聚在一起制定了詳細的方案,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了,但聽在賈六耳中還是有些彆扭。
雖然,這本來就是他給團伙成員灌輸的進步必備條件。
這也顯得王四喜學歷不高。
如果是賈六的話,他肯定會在前面加一句:“在大人的英明領導下。”
莫小看這幾個字,意義大不同。
要把這功夫用在對付番賊上,是不是都不需要屢戰屢敗了?
“這個,”
賈六看了看一眾等著他表揚的骨幹們,又看了看坡下逝去的生命,半響有些痛心道:“我想朝廷會給他們的家人發撫卹的。”
“當然,我們不會忘記他們,大清也不會忘記他們!”
王福的補充很好,十分到位,基本替賈六說出了心聲,讓賈六很是感慨:徐達、湯和、蕭何、張良、韓信、李靖、趙普等人之所以名垂千古,不是因為他們自己有多大本事, 而是得益於他們跟對了領導。
無論在哪個團伙,領導的英明才是決定這個團伙能夠做大做強的決定性因素。
當然,賈六不至於自誇,只是簡單說了句:“以後跟著我好好幹,有你們的好處。”
接下來,他向眾人說明博清額大人於這個團伙的重要性,要求眾人如待他一般待博大人。
“那傢伙放個屁我們都要兜著?”
王四喜閱讀理解能力稍差,形容的不太妥當。
賈六糾正了一下:“如果博大人放的屁能讓我們升官發財,那咱們肯定要多吸兩口。”
“大人這麼一說,我們懂了,懂了。”
眾團伙骨幹齊致點頭,在場學歷最高的就是賈六這個旗學三年生。
誰學歷高,誰的解釋就是對的,沒有疑問。
谷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