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全新儲氫材料,質子電池完成(第1/3頁)
章節報錯
“啥?松下集團的那個松下家族,當代家主忽然因為心臟病去世了?”
當林曉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感覺到了些許的驚訝,當然,還有疑惑,“不過,這件事情和我有什麼關係?”
馬高亮攤手道:“這件事情當然和你有關係,而且還和你有很大的關係。”
“你可不要亂說啊,我告你毀謗啊!”林曉連連搖頭表示拒絕,“我可不想莫名其妙的揹負上一條命,更何況這個松下章男人都八十多歲了,因為心臟病去世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馬高亮不由哈哈一笑,說道:“你是不是忘記了一件事情?前些天採訪你的記錄,昨天的時候就放到晚間新聞上面了。”
“我知道啊……哦,呃,我知道了。”這時候的林曉勐然就反應了過來,然後臉上一陣無語:“我靠,這就離譜,那個老傢伙就因為這件事情,然後就掛了?都八十多歲了,這個心理承受能力也太差了吧?”
馬高亮笑著擺擺手,說道:“其實吧,倒也不是完全因為你這件事情,其實可能還是和美國能源部的那名部長有關係。”
“跟這個能源部部長有關係?”林曉臉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我記得他們之間不是合作的關係嗎?”
“就是因為合作的關係,才會導致這種情況的嘛。”
隨後馬高亮便給林曉簡單說了一下情況,最後笑著道:“基本上就是這麼個情況了,畢竟,那個肯尼因為你的質子電池,他之前的計劃就等於完全白費了,然後找不了你的麻煩,那就只能找那個松下集團的麻煩咯。”
林曉也很快搞清楚了這裡面的邏輯關係,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馬高亮掌握著一些內部的情報。
最後,林曉就不由搖頭感慨一句:“這幫美國人,可真是一點虧都不願意吃啊。”
“不是一點虧都不願意吃,而是當你跟他們合作的時候,他們才是一點虧都不願意吃,而且還不會讓你賺,而如果你和他們作對的話,他們才接受吃虧。”馬高亮笑著道。
聽到馬高亮的話,林曉頓時失笑道:“這倒也是。”
這對於美國來說,似乎是老傳統了。
就像是上個世紀二戰開戰的時候,英國和美國都在研究著原子彈,而為了避免被戰火影響到研究,於是英國就把負責研究原子彈的團隊送到了美國去,要和美國一起合作研究,然後成果共享,結果等到原子彈研究出來後,美國就反悔了。
而對此英國也只能吃這個啞巴虧了,因為二戰結束之後,他們還欠著美國一屁股的債。
然後就更不用說現在了,靠著操作美元加息降息,瘋狂的收割他們的盟友。
最後林曉不由對馬高亮比了個大拇指,“你這個描述還挺精闢的。”
馬高亮擺了擺手,說道:“眾所周知的事情,談不上什麼精闢。”
而後他的面色又是一肅,隨後說道:“那麼接下來呢,就先談談正事吧,我這裡主要想要來和你瞭解一件事情,就是最近比亞迪和寧德時代這兩家公司。”
說著他的臉上就露出了十分困惑的表情:“這兩家公司不知道抽了什麼瘋,在全國各地專門找那種無電的貧困地區,然後給這些地區拉電線,搭電塔。”
“特別是今天,他們直接在一天之內就各又在這上面投資了十個億,前段時間都還好好的,哦,前段時間怎麼想也都不正常,每天也能夠投個好幾千萬。”
“雖然吧,看起來他們拉電線是為了賺錢,但是那些連電都用不上的貧困地區能夠用上電就算好的了,電費肯定是不可能跟他們收的,只有靠當地政府補貼,只不過當地政府也基本上都很窮,補貼也不可能讓他們賺回本。”
“所以這就很奇怪,然後我們的人就調查了一下,結果就調查到你這裡來了,他們在之前好像都專門和你見了一回面,就跑去幹這件事情了,所以我就專門來找你問一下,你知道他們這麼做的原因嗎?”
而聽到馬高亮的話,林曉就更是一愣,“他們居然都投了這麼多錢了?”
“是啊,兩家公司加起來都投了一百多億了呢,雖然是分成了三年,但是每年也有三四十億。”馬高亮點了點頭,然後看著林曉的表情,就問道:“看樣子你是知道咯?”
“嗯,畢竟就是我建議他們去做這件事情。”林曉點了點頭,“就是沒想到他們居然投了這麼多錢。”
而馬高亮就更加疑惑了,“你建議他們的?他們這幫商人,就因為你一句話,就跑去搞這種事情了?”
“呵呵,當然還是因為我正在研發的電池技術。”林曉攤了攤手,說道:“如果只是因為我一句話他們就願意去做這件事情的話,我可就要擔心他們的用意了。”
而馬高亮也鬆了口氣,隨後笑道:“這才是商人嘛,既然是為了你的電池技術的話,那就沒問題了,那你就讓他們繼續做這種好事情吧。”
“哦,還有,到時候不管你怎麼處置質子電池的權利,也還是希望你能夠將它留在國內。”馬高亮說道:“現在我們需要控制好能源的每一個環節,不能出現任何差錯。”
“呵呵,這種事情我自然清楚。”林曉點點頭,笑道:“既然那兩家公司那麼的實誠,就從他們兩家之中選一家好了。”
“這就好。”馬高亮點點頭,隨後看了看時間,也不早了,便和林曉說了一聲,而後就離開了這裡。
而林曉則回想了一下馬高亮剛才說的那些話。
對於松下家的情況,他沒有什麼好說的,只能說,要怪就怪那個美國能源部長吧,或者就怪那個松下誠,幹嘛要和他找不自在呢?
哦,松下誠這個傢伙當時也暈過去了,可真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
而隨後想起那兩家正在搭電線上內卷的公司,他的心中又不由一陣感慨,“這兩家公司居然加起來都投了一百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