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天輦,登臨高天之上(第1/5頁)
章節報錯
天輦號空天飛機,長125米,翼展110米。
而要知道,哪怕是安225的機身長度也就84米,翼展為88.4米。
所以可以說,這個天輦號空天飛機就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甚至完全可以稱之為空中游輪,畢竟,一個小型的遊輪一般來說也就一百多米長了。
不過,和其他的飛機還有所不同的是,天輦號沒有那種看起來讓人舒服的流線型的機身,相反,天輦號還完全可以稱得上是“肥”。
其機身的直徑相比起其他的客機都要肥上好幾圈,最關鍵的是中間部分還有些突出,就像是流線型的機身中間嵌入了一個飛碟似的,而這個“飛碟”,還是和兩旁的機翼連線在一起的。
當然,這個被鑲嵌進去的“圓盤”,便就是可控核聚變反應堆,這架龐然大物的心臟,驅使天輦號得以飛起來能源核心。
這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利用的是類似託卡馬克的一種新型裝置,並不是林曉之前所設計的海螺式裝置,這主要是因為使用了YB1材料——林曉之後也知道了最後廖成把這個材料命名為了YB1,而不是他當時起的月碑1。
總而言之,用上了YB1之後,就不用再過於擔心使用壽命上的問題了,至少,天輦號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至少能夠使用二十多年。
至於整個天輦號的造價,則更是高達九十多億。
當然,實際上九十多億,十分的便宜。
畢竟,要知道長征九號火箭的造價就高達50億,而且最關鍵的是,長征九號火箭可以說是一次性的。
而天輦號,卻是可以重複利用的,即使單艘造價高達九十多億,最終平均下來,以二十年來計算,每年也就4、5億左右而已,要是再來個分期的話,每天也就一百多萬而已。
雖然如今的火箭其實也都已經掌握了可回收技術,但是可回收火箭也僅僅只是能夠回收一級火箭而已,而二級火箭、三級火箭等等其他的部分,卻就都是不可回收的了。
所以無論如何,作為火箭,天生的就要比空天飛機遠遠落後好幾個檔次。
“真是太令人壯觀了啊!”
機庫之中,每個在場的人都不由為這個東西而感到震撼。
儘管在場的人基本上都屬於工作人員,他們也基本上都是看著這個巨物從框架到外表刷漆,最後形成這個模樣的,然而每次看見的時候,還是會給予他們以心靈上的震撼。
還有上面的那三個字,‘天輦號’,更是聽說是上面的領導親筆題字的。
而這個時候,一道聲音從機庫的廣播中響起:“各單位注意,從現在起,開始為天輦號起飛做準備,預計將於四個小時後,開始天輦號的第一次試飛!”
聽到了廣播中的話,這些工作人員們便是心中為之一振,然後又重新開始起了各自的工作,每個人心中都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做好他們的所有工作,然後見證天輦登天!
……
與此同時,機庫上層的一個辦公室裡。
“我的個乖乖,林首席,你這是造了一個什麼啊?空天母艦?九頭蛇來了也沒你牛逼啊。”
許久不見的馬高亮,看著窗子外面的那個龐然大物,臉上的震驚簡直是從剛才進來之後就沒有停下來過。
他實在是沒有想到,林曉居然就這麼不聲不地搞出了這麼一個人造奇觀出來,簡直就是離譜。
“就那樣吧,空天母艦倒是還不至於,當然,它也確實算是一個母艦吧。”林曉笑呵呵地說道。
馬高亮一愣,問道:“還算是一個母艦?為什麼?”
“因為它能夠用來運輸衛星,以後如果我們要發射衛星的話,就可以直接讓天輦號直接飛到預定的軌道上面,然後再開啟後面的衛星艙,將衛星給放出去就好了。”
林曉說道。
天輦號最大起飛重量2900噸,其中最大載油量為700噸,相當於一架安225最大的起飛重量。
當然,這個載油量主要是航空燃油,想要讓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從地面飛起來,航空燃油自然是需要備足的,而根據計算,這700噸的航空燃油,足夠讓天輦號上天之後,再在天空巡航個上千公里。
而除此之外,其最大可搭載的貨物重量為500噸,其中包括10個載重量為10噸的衛星貨艙。
也就相當於,天輦號一次還能夠攜帶總重100噸的衛星上天,至於衛星的個數則基本不限量,只要衛星貨艙能夠容納的下它們的體積就行。
所以,也就相當於像spaceX的星鏈計劃,他們現在也可以輕鬆地實現,而且成本更低,一次運載的衛星也會更多一些。
聽完林曉的話,馬高亮便忍不住嘖嘖稱奇:“這可真的是……嘖嘖,太牛逼了。”
“馬上就要起飛了嗎?”
“嗯,馬上就要起飛了。”林曉說道:“先讓它去和咱們空間站上面的宇航員們打個招呼,然後再在軌道上轉個幾圈,之後再回來。”
“那我可就要好好見證一下了。”馬高亮點點頭,不過隨後他就問道:“哦對了,咱們的飛行員呢?哦不對,應該是說宇航員。”
而林曉笑了笑,說道:“天輦號上面搭載了智慧輔助駕駛,所以這一次是由人工智慧來進行試飛。”
“哦,這樣啊,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