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最後一關(第1/3頁)
章節報錯
對於整個學術界來說,都從來沒有遇到過這麼牛逼的人,連著兩個月,直接搞定了兩個重大問題,而且還是跨越了數個領域,一個問題是推動數學領域大統一的猜想,而且還是一個原本再熬熬資歷,就有望比肩其他世界級數學問題的猜想,而另外一個卻又是涉及到三個領域的重大理論,這不得不讓整個學術界為之沸騰。
雖然林曉證明的理論和完成的問題都很科學,但是唯獨他這個人實在有些不科學了。
世界上怎麼可以有這種人存在?
簡直就是開掛,比開掛還要開掛。
當然,不論林曉有多牛逼,心中羨慕嫉妒一下就行了,對於絕大多數科學家來說,他們沒能力做到林曉那種程度,那就安安心心地利用林曉給他們搭建好的這個平臺,做一些添添補補的工作,對於他們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情。
尤其是電子拓撲成鍵理論在多個領域上的發揮。
研究材料學的人,已經尋思起該怎麼好好發揮這個堪稱材料界革新的新理論,然後為更好地發展新材料提供幫助,比如當前最熱門的研究行業,智慧材料,智慧材料作為最前沿的材料行業,就十分需要這種理論的支援。
研究化學的人,比如結構化學領域,作為基於化學鍵理論和實驗化學相結合過程中所建立的新化學理論,它也非常需要電子拓撲成鍵理論的幫助;此外,對於研究新化學物的科學家來說,電子拓撲成鍵理論同樣也能夠帶來幫助,畢竟電子拓撲成鍵理論,可不僅僅只能用來幫助材料學來研究固體,它同樣能夠研究其他各種形態的物質,在未來,對於一些非固體物質的製備合成,它都將發揮作用。
而對於研究凝聚態物理的人來說,電子拓撲成鍵理論的意義就更加重要了,凝聚態本身就是以研究固體電子理論作為基礎的,電子拓撲成鍵理論就為這個基礎帶來了擴充套件性的作用;再比如現今凝聚態物理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高溫超導問題,超導的過程是電子毫無阻力地在導體內部自由透過的過程,而電子拓撲成鍵理論研究的是電子拓撲而成的微觀結構,這對於研究高溫超導也很有意義。
總而言之,電子拓撲成鍵理論,雖然林曉才把它釋出到arxiv上沒有幾天,但凡是看過論文的人,都已經看出了這篇論文的未來前景,這將會成為一個完全獨立的理論,一個新的科目,吸引許多科學家將精力投入到其中,畢竟現在的電子拓撲成鍵理論還是一個新大陸,還等待著這些科學家們的開發。
當然,現在林曉只是將這個理論釋出到arxiv上,還沒有正式透過期刊的驗收,因此雖然現在世界上都知道這個理論有多厲害,但是更多的人還在等待著其正式登刊。
不過,對於那些已經看過這篇論文的真正大佬們來說,這篇論文基本上沒有問題了,所以在他們看來,等到哪個好運的期刊有幸收到林曉的投稿,並且將這篇論文給釋出出去之後,那時,學術界大概又會面臨一次地震。
當然,那場地震還沒有引起,作為最清楚電子拓撲成鍵理論有多厲害的趙升,心中只有對林曉的無限佩服。
畢竟rdx純矽晶體這種堪比科幻材料都是根據電子拓撲成鍵理論搞出來的,要是這個理論不厲害的話還有哪個理論厲害?
對於周圍那些崇拜、敬仰的目光,林曉倒是沒有什麼在意,徑直走到旁邊的一個托盤旁邊,托盤裡面放得也是一塊rdx純矽晶體,當然,現在可以直接將其稱之為x光透鏡了。
他從旁邊取來一個頭套,伸手將這個東西拿了起來,心中隨之感慨起來。
數個月的時間,從林氏波相干疊加方程組,再到林氏猜想的證明,最終到現在的電子拓撲成鍵理論。
第一個是能拿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成果,第二個是能拿菲爾茲獎的成果,而第三,諾貝爾化學獎或者物理學獎大概都能拿。
光是後兩個東西,就已經讓學術界沸騰了,要是把第一個波相干疊加方程組也給拿出來,世界大概又得抖三抖。
當然,第一個現在是說什麼都不能拿出來的,林曉現在聽馬高亮給他說的,他們國內的雷達在演算法上和發出雷達微波的波長以及角度,以及在接受雷達波並且進行分析的演算法上都已經根據波相干疊加方程組進行了改進,如今在同功率的情況下,他們的雷達探測效率都比以前提高了許多。
比如以前十公里之外的一架微型無人機,也就是那種人們經常玩的無人機,雷達是較難發現的,因為微型無人機雷達反射面很小,而且隔得越遠,雷達也越難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微波,所以無法發現,但是現在,他們的雷達卻能夠發現了;此外,在探測隱形飛行器的時候,他們雷達的探測效率也得到了增強,國內都直接利用殲二零進行了測試。
於是,現在位於南海上的所有軍事雷達,現在都已經完成了升級,從1.0升級到了2.0。
而波相干疊加方程組也遠不只是在雷達上面發揮作用,一些軍用感測器的研發中,也已經利用了這個東西,包括在感測器的設計和演算法上,不管是對於當前的五代機,還是正在研發當中的六代機,都將發揮起巨大的作用。
所以現在的波相干疊加方程組,可以說都成為了軍方的一個秘密武器了。
現在,大概就算林曉打算將其公佈出去,軍方也不會允許了,因為他們已經看到這個東西有多重要了。
當然,不管如何,不論是波相干疊加方程組,還是林氏定理亦或者是現在的電子拓撲成鍵理論,都十分的重要,不然的話,林曉現在手中拿著的這塊rdx純矽晶體,肯定是搞不出來的。
不過,也只有這三種全都屬於世界頂級的理論,才造就了這塊材料的誕生。
這幾個月來,林曉就差沒有感覺自己的腦細胞死了一片。
“不過,不管如何,一切付出都還是值得的。”
微微一笑,而後,他將手中的東西放回到那個托盤上,腦海中的思維,也從這塊材料上面,轉換到另外其他地方上了。
“你在想什麼?”
這時候,旁邊的趙升見到林曉發呆的樣子,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