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還有這回事兒?(第2/4頁)
章節報錯
所以宋濤對於林曉的邀請,那自然是十分的感激。
當然,也不僅僅是宋濤,等離子體所的許多研究員,都被林曉邀請了過來,成為了金烏計劃中的一員。
這樣一來,不僅對於等離子體所的人來說是一件好事情,對於林曉來說同樣也是一件好事情。
金烏計劃雖然成立了,但是他顯然不可能光靠自己來研究,一個可控核聚變反應堆技術,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如果全列印在A4紙上,幾乎用一個小房間來裝都裝不下,如果讓他一個人來搞的話,顯然是不可能的,就算他完全不思考,然後展現出每小時一萬字的打字速度,不吃飯不睡覺不喝水,估計也至少得用半年,甚至是一年才能完成。
就更不用說他顯然還需要吃飯睡覺,同時也需要思考。
所以這時候,有一群經驗豐富,能夠幫助他節省下許多時間的研究員,就十分重要了。
而國內在可控核聚變研究領域中,最擁有經驗的,顯然就是等離子體所了,這裡有著許多經驗豐富的研究人員,所以能夠將他們找過來,幾乎省下了一大堆的事情。
《基因大時代》
所以這對於林曉來說,顯然有著很大作用,至少,他不會成為光桿司令了,畢竟,定光研究所可沒有這方面的人才。
這樣一來,不僅等於他白嫖到了東方超環,還把裡面的人都全給白嫖了,這簡直是賺大了。
當然,對於這些等離子體所的研究人員來說,同樣也是一次好機會。
畢竟,之前在等離子體所研究,經費有限,場所也有限,再加上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完全看不到頭,所以對於不少人來說,大概都會考慮著要如何轉行。
而現在加入到了金烏計劃中,就能夠重新讓他們發揮一下自己的才能了,特別是這一次帶領他們的是林曉,雖然他們大多數人還是不知道最難的材料問題,林曉要如何解決,但是想到林曉連常溫超導體都給解決了,所以也還是讓他們生出了一點希望。
萬一,林曉就真的給解決了呢?
那樣一來,到時候他們作為金烏計劃的一員,肯定也能夠享受到足夠的光榮,甚至以後跟朋友們吹牛都有的說了。
總而言之,這是一次雙贏,不管是對於林曉來說,還是對於等離子體所來說。
“那麼,我們現在最好選址地點,就是這裡。”
正在講話的宋濤,在地圖上指了一個位置。
“工業區碼頭北邊秦濱高速沿線,這裡運輸方便,地勢平坦,且就在海岸,距離市區較遠。”
“所以這裡最適合我們金烏堆的建立!”
宋濤說完,在場的人也都議論了起來。
半晌後,林曉開口道:“好了,就不用糾結了,畢竟津門市是個比較發達的城市,哪怕是整個海岸沿線都基本上沒有這種大面積的空地了,所以——大家那就直接舉手表決吧,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舉手,那咱們就透過吧。”
說完,他便舉起了手。
而在場的人也都笑了笑,紛紛舉起了手,確實如林曉所說,宋濤選擇的這個位置,就是最好的位置。
“好,那看來就是全票透過了,就這麼定了。”
見到此,林曉點點頭,“之後通知一下市政府,讓他們儘快把相關手續都準備好吧。”
“那麼,現在開始下一個議題,研究組的分組問題……”
會議繼續開始,這樣一場投資在數百億以上的大專案,會議大概要開很久很久。
當然,林曉畢竟是擔任過X光計劃總設計師的人,雖然總設計師和總工程師的叫法不同,不過在工作性質上還是挺相似的,所以林曉也還算是駕輕就熟。
就這樣,會議一天一天的開了下去,同時,在選址上做出準備後,宋濤的前期準備小組,便開始了接下來的各種安排。
隨著時間的過去,金烏計劃的第一期工程,也就是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開始了。
基礎設施包括了宿舍、食堂以及研究所等。
他們要建設的金烏堆,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屬於原型堆和示範堆。
核反應堆有四個階段,即實驗堆、原型堆、示範堆和商業堆。
實驗堆便是對理論的實驗和驗證,而原型堆便是已經成功的反應堆,並且可以以此作為原型來進行改進,而示範堆便是足以當作模板進行大批次建設的反應堆,而商業堆,自然就是能夠用來進行商業運營的反應堆了,也基本上可以理解為根據示範堆的搭建,能夠實現“量產”的反應堆。
不管是裂變,還是聚變,大體上都可以根據這四個階段來劃分,當然,中間的分界線也不是那麼絕對。
就像他們的金烏堆,既可以是原型堆,也可以是示範堆。
當然,在大多數技術人員看來,他們畢竟是第一次搞,所以能搞出原型堆就算成功,實在不行的話,哪怕是實驗堆都沒有問題,只要能夠透過實驗堆,驗證出反應堆的可行性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