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見到幾位教授,連忙讓開了位置,然後一臉疑惑。

這幾位教授找林教授是要幹嘛?

什麼高溫超導?

而林曉見到他們突然跑進來這麼多人,不由一愣:“各位這是?”

“就是你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面的那篇文章啊!”

陳勳直接說道,“當初我和你聊了一下你那個新型釔鋇銅氧,當時我還很疑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結果沒想到這才過去多久,就就直接把這個為什麼給搞出來了!”

林曉笑道:“你當初不也說了嘛,臨界電流密度變大,就是載流子數量變多了嘛,材料中的載流子是什麼?那肯定是電子嘛,然後這樣不就很好理解了?”

“這……”

陳勳一愣,然後就吐槽道:“但誰知道那會是電子對啊,甚至還有可能是庫珀對!”

“我可沒說那是庫珀對,它仍然是電子對,只不過根據數學上的表現形式來說,它有點像是庫珀對而已。”林曉說道。

這些跑過來的超導物理學家們,面面相覷,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話。

旁邊另外一位教授便問道:“那林教授,你覺得那如果不是庫珀對的話,將會是什麼東西?一種全新的電子對嗎?”

林曉搖搖頭:“這就不確定了。”

隨後他說道:“在低溫超導體中,庫珀對的形成,是因為電子之間存在的任意小的吸引力使得能量低於費米能的電子相互配對。”

“但顯然,費米能是很低的,並且只需要一點的溫度,電子的熱能就足以讓其能量超過費米能。”

“而我們的釔鋇銅氧,能夠在至高90k的溫度下保持超導態,其實,我寧願相信那是一種全新的電子對形態,而庫珀對,只是這種新電子對的一種特殊情況。”

幾位教授們都是一愣。

又一位教授提出了問題:“為什麼?為什麼就不能是兩種情況?庫珀對是低溫下的情況,而這種全新的電子對則是高溫下的全新情況?”

對於林曉提出的這一點,他們都有些疑惑,為什麼非要覺得兩種情況是一種情況呢?

不能分類討論嗎?

量子力學都說了,世界是不連續的,高溫和低溫下分成兩種情況來討論,完全很正常嘛。

林曉回答道:“嗯……大概是出於一種直覺吧。”

“直覺?”

“嗯。”林曉點頭:“我覺得世界應該是統一的,而不管是高溫超導體的超導,還是說低溫超導體的超導,既然它們的最終解釋都是電子的無阻礙流動,那麼我相信,它們最終都可以以一個理論進行解釋,更何況,不管是高溫還是低溫,也都只是我們人類定義的而已,所以我想,沒有必要在乎這一點。”

聽到林曉這麼說,幾位教授也再度愣住了。

世界是統一的?

類似這個想法的人也有,比如陳勳也是,他當即表示了贊同:“你這麼說的話,我也覺得有這個可能。”

如果世界統一,超導的原理自然也完全有可能是相同的,林曉的這個想法,說服了陳勳。

不過也有人表示了反對:“林教授,世界是否統一,還有待幾百幾千年後的後人們做出解答,但我想,數學中又有線性,又有非線性,這兩個東西,難道也能統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