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我已經有了一個絕妙的方法,但時間不夠(第1/3頁)
章節報錯
“林氏定理,在函式和層的兩種形式之間劃上了等號,使得在數學的形式上,數學中最基礎的函式概念,和拓撲空間中的層聯絡在了一起。”
“而霍奇猜想,則在幾何拓撲與代數之間形成了通道,使得以前我們覺得無比抽象的那些幾何形狀,變得能夠用多項式的方式直接將他們表達出來。”
“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共同之處,就像我在我證明林氏定理的論文中,也提到了這一點。”
“那麼,我先從林氏定理開始,從函式到拓撲空間,再到多項式的過程,為大家介紹我今天的報告。”
林曉說完,後面的ppt也隨之翻了一頁。
“我們設x為一個拓撲空間,而c是一個範疇。一個c中的物件在空間x上的預層由如下資料給出:”
【對於每個x中的開集,給定c中一個物件f(u)】
【對於每個開集之間的包含關係v ? u,給定範疇c中的一個態射resu,v : f(u→ f(v】
……
隨著林曉的講述開始,在場的人們也都認真地聽了起來,特別是那些本就抱著想要看看林曉葫蘆裡面到底賣的什麼藥的數學家們,更是聽得格外認真。
誰知道林曉的某句話之中,就隱藏著極為重要的資訊呢?
在場的這些數學家們,已經等不及了,以至於林曉開始講述的過程中,都沒有人針對林曉所講的內容進行議論了,都認真的聽著。
就這樣,時間很快過去,林曉的報告也逐漸進入了最後的部分。
只不過,前面的部分完全都十分的中規中矩,就是按照他的報告中寫的內容那樣,絲毫沒有超綱的地方。
像這種報告,演講者一般都是會發揮一下的,比如談論一些題外話之類的東西,這都很正常,但林曉偏偏一改常態,這就讓底下那些專程來看他報告的數學家們迷惑了。
這個傢伙,真的要這麼老老實實地講嗎?
於是,終於還是有數學家忍不住討論起來了。
“林教授就打算這麼講吓去了?一點多餘的話題都不談了?”
其他還保持這樣一定耐心的數學家便說道:“先別急,這不是還沒到最後嗎?他報告中最後斷開的部分,才是最關鍵的。”
那位有些等不及的數學家聽到這,也只好耐著性子,繼續聽了下去。
不過,坐在不遠處的安德魯·懷爾斯臉上則露出了笑容,這種只有自己懂的感覺簡直不要太好。
瞧瞧周圍那些同行們都還是一臉凝重,或是茫然,或是疑惑的表情,他心中就忍不住一笑。
而後,他又抬起頭看向臺上那道年輕的身影,心中也生出了好奇與期待,他看懂了林曉前面這兩場報告的安排,林曉分明是打算徹底證明霍奇猜想。
那麼,林曉真的把霍奇猜想證明出來了嗎?
如果這件事情也是真的,那這對於數學界來說,完全不亞於掀起一場十八級大狂風外加十八級大地震和大海嘯。
千禧年難題有這樣的資格,像當初龐加萊猜想的證明,就在數學界掀起了不知道多大的熱度,可以說是整個數學界都把目光放在了那位留著大鬍子,絲毫不修邊幅的俄羅斯數學家身上,同樣的,那幾年的數學界也跟著沸騰了起來,要不是那位佩雷爾曼拒絕了各種獎項,不然的話,相關的熱度還能更大一些。
不過,霍奇猜想的難度,大概是不在龐加萊猜想之下的,因為解決龐加萊猜想的工具在19902000年之間已經出現了,也就是ricci流理論,於是在僅僅十幾年後,也就是2002年的時候,龐加萊猜想便被徹底解決了。
然而,能夠用來解決霍奇猜想的工具,現在可還沒有出現,等於說想要解決霍奇猜想,首先還得找出能夠用於解決他的工具出現,那麼,林曉找到了嗎?
安德魯·懷爾斯露出了更加好奇的表情,同時,他自己也感覺心癢癢起來了,有種想要衝上去,直接問林曉到底有沒有將霍奇猜想給證明出來。
不過剛這麼一想,他又趕緊晃了晃腦袋,自己可不能像其他那些傢伙坐不住。
而就在這個時候,他忽然聽到旁邊又傳來了兩道對話聲。
“肯尼格,我記得昨天林教授上臺領了菲爾茲獎之後,好像和你說了一句悄悄話是嗎?他說的什麼?”
“哦,他說咱們數學界很快會又出現一個奇蹟。”
“奇蹟?那是什麼?”
“我也不知道,當然,既然林教授都這麼說了,咱們期待著就好了。”
“好吧。”
“……”
而安德魯·懷爾斯聽到這段對話,眉頭便不由一挑。
“奇蹟?”
看來,他猜的大概是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