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封信,林曉心中微微感慨。

從字裡行間中,他都能看出這位老人的激動。

當然對於這樣的老航空人來說,殲二零能夠取得如今這麼巨大的進步,他們也確實應該如此激動。

ta1000的效能之強,在所有渦輪扇葉的材料中,當然算得上是世界最強,不然的話,也不至於讓殲二零飛的這麼快。

ta1000的耐熱效能越強,對於推力的提升就越大,畢竟渦前溫度每提高100攝氏度,推力就能提高10%25%,而渦輪扇葉作為承受這個溫度的關鍵材料,ta1000毫無疑問是極強的。

對此,林曉作為ta1000研發人,心中十分的清楚。

由於之前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顧誦院士悄悄給他說的那句話,所以他這幾天也一直關注著殲二零大出風頭的事情。

見到殲二零如此強悍的表現,也讓他感到當初花去的那些真理點是值得的。

而後他將這封信放在了一邊,然後又開啟了另外一封信件。

這封信件,是本地信件,也就是從上京寄來的。

寄件人林曉就不認識了。

不過,當他拆開信封看了一眼後,就不由感到驚訝,這居然是一位空軍將領給他發來的感謝信。

這位將領的文字倒是顯得乾淨利落。

【林曉教授,非常感謝你的工作,但由於不方便見面,所以我也只能寫一封信向你表示感謝。

等到海晏河清,山河太平,我再當面向你感謝,當然,也許我也看不到這天了,不過我退休之後還是可以的。

哈哈哈……】

看完這封信,林曉再次一笑。

海晏河清?

他相信會有這樣一天的。

而他也正在為這件事情努力著。

將這兩封信放在了一旁,他重新將目光投向眼前的螢幕。

只見螢幕上,顯示著一個由無數顆代表了原子的球體連線而成的晶體結構。

這些原子的結構十分奇特,但是如果一看的話,卻也會發現其中的規律,如果從其某一個晶面來看的話,就會發現它每一個晶面的原子都是錯位的。

而這就是林曉研究了這麼久之後,經過縝密的計算後,得出來的一個能夠放大和縮小x光的晶體結構。

當然,這只是他計算出來的結果,現在還需要透過模擬來確定其實際效果如何。

“嗯,現在該進行模擬了。”

從軟體中找到了代表x光的選項,然後便開始設定x光的照射方向和角度,以及波長。

根據他之前的計算,能夠更好地發揮衍射作用,x光的波長不能太小了,不然的話,波長太小的x光,穿透效能也更強,想要控制其衍射,就更難了。

&n。

而這是利用衍射效應,所以不能像euv光那樣垂直照射,而是需要一個角度,也正是需要利用控制x光的入射角度,來控制x光的放大和縮小。

“唔,那就從30度入射角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