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他便拿出了手機,開始打起了電話。

“威爾遜先生您好!我是日信半導體的小島村新,當初和您見過面,是這樣的,華國……”

“解決不了?威爾遜先生,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這關係到世界半導體產業鏈格局啊!華國半導體產業鏈一旦起來,對我們的威脅很大的!您要考慮清楚!”

“……很抱歉,是我語氣有些不好,還請您原諒!”

小島村新的話還沒說完,電話就被掛了。

在場的人都沒有說話,因為他們聽小島村新剛才的對話就知道沒什麼好事情。

小島村新掛完電話後,原本還滿是歉意的表情,立馬就變得陰沉下來。

他猛然一拍桌子,冷哼道:“這幫無恥的美國人,真想在華盛頓和紐約上面投兩顆原子彈。”

在場的人面面相覷。

看來,他們的董事長確實十分生氣,連這種話都說得出來。

只不過,生氣也沒有什麼用。

總不能去找美國人麻煩吧?

想到海岸對面那個國家,正在加大力度建設著半導體生產線,他們的心中越發的惶惶不安起來。

……

上矽產業宣佈的訊息,傳得很快,至少在半導體界,這個訊息基本上很快就傳遍了。

於是乎,誰都知道了華國的矽晶圓生產技術真的實現了一次騰飛式的突破。

雖然之前早就有了小道訊息,比如拋光碟材料實現突破,還有拋光液材料也實現了重要突破,此外還有矽提純工藝。

但是那時候並沒有人在意,因為那時候恰好因為陶氏化學僱傭了媒體記者在半導體業內大肆宣傳華國的技術落後,生產的都是工業殘次品,一時之下,反倒讓不少人都表示了輕視,而即使是那些沒有輕視的,卻也不覺得華國的矽晶圓生產技術真的能對他們造成影響。

結果沒想到,這才過去四個月,就讓這個華國的上矽產業逆襲了。

一時之間,上矽產業就吸引了無數目光,於是上矽產業打算舉辦的新聞釋出會,也引來了國內外許多人的紛沓而來。

對於上矽產業來說,這次也算是揚眉吐氣了一番,在釋出會上直接大吹特吹。

餘建成紅光滿面,笑呵呵地說道:“我們可以宣佈,2022年我們的12寸矽晶圓產量就能達到兩千萬,2023年就可以達到四千萬!現在我們還沒有接到訂單,在場的朋友們,欲購從速。”

“未來我們上矽產業將有把握成為世界前幾的廠商,同時我們也會考慮在世界各地建立工廠,以滿足多元化需求。”

……

吹著牛,他也沒有忘了挖井人。

“另外,在這場釋出會,我也需要感謝一個人,也就是林曉教授,如果不是林曉教授在技術上實現的突破,我們也根本做不到這一點。”

“我們2020年的時候,矽片年產量當時才不到三百萬,今年到了三百六十萬,而像世界頂級廠商,比如日信半導體,2007年就做到了年產量一千二百萬以上,平均月產量100萬。”

“現在,我們終於看到了跟上這些外國廠商的機會。”

“這都是林曉教授的功勞,遺憾的是林曉教授並沒有來,但也請允許我向他表示致敬。”

“……”

致敬完畢,他便繼續大吹特吹。

吹完之後,自然就是留下各種相關的廠家,然後洽談合作事宜,實際上臺島的那些積電們,還有韓國的三星,以及華國的華芯國際、華鴻集團等等世界排名前十的晶圓代工廠都派人來了。

晶圓代工廠就是生產晶片的工廠,他們不是晶圓生產廠,而是專門消耗的矽晶圓的。

最近兩年矽晶圓有些短缺,也就導致國際晶片短缺,這對於他們這些代工廠來說,損失的就是利潤,還有儀器裝置的折舊率,還有浪費掉的工人工資等等。

畢竟沒有矽晶圓他們就生產不了晶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是那些費用可都是要花的。

所以充足的矽晶圓,就是讓他們加足馬力生產晶片的“米”。

於是上矽產業的訂單迅速排滿,甚至還都直接預訂好了他們生產線搭建完成後的產量了。

質量上是肯定不用擔心的,畢竟質量不好的話,都是要賠錢的,所以這些代工廠並不擔心上矽產業的矽晶圓質量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