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流水線開始運作,首先,所有人關注的自然就是提純速度。

一堆堆已經經過初期過濾的沙子被投入進了電弧爐中,電弧爐中的溫度已經高達兩千攝氏度,裡面還包括了焦炭,也是用來處理雜質的。

不過,林曉既然是對生產工藝進行最佳化,其中各種步驟自然都有他的全新設計,這個電弧爐裡面的結構便經過了改造,內部現在多出了一種類似蜂巢形式的結構,這種結構能夠讓整個反應變得更加充分以及迅速。

當然,如果只是這麼一個結構的話顯然是不夠的,這個類蜂巢結構也是林曉針對他們的電弧爐內部結構,然後再經過計算後,接著又根據物理和化學反應機理,然後定製出來的結構。

而他的這個結構,則能夠讓內部的反應更加充分,讓內部的焦炭更加徹底地從沙子這些二氧化矽中奪走兩個氧離子。

在場的人們看著眼前的電弧爐,哪怕是站在較遠的距離,他們都彷彿能感受到裡面的那種溫度。

“這個大概要燒製多久啊?”

餘建成忍不住問道。

“三小時。”林曉說道。

“才三小時?”

餘建成頓時一驚,“我們以前一爐子都要燒四、五個小時呢。”

這樣一來的話,燒製的速度不就直接提升了20%25%嗎?

這樣的提升,不可謂不大。

林曉笑了笑,說道:“只要我的計算沒問題,肯定是沒問題的。”

這時,旁邊的一位工藝設計工程師忍不住問道:“林教授,您能說一下里面的原理嗎?”

這位工藝設計工程師叫盧章,本身是上矽產業的工藝設計工程師,這條生產線原來的工藝,包括這個提純過程,也都是這位工程師設計的。

而現在林曉針對這些流程進行了最佳化,他這位工程師當然要過來看一看。

而林曉看了一眼這位盧章,只是微微一笑,吐出了兩個字:“磁場。”

周圍的人都不由一愣。

磁場?

盧章也感到疑惑:“為什麼是磁場?”

“我們的電弧爐,是透過電極電弧產生的高溫來熔鍊的,那麼,這些電弧,自然就能對內部產生磁場。”

“而磁場,是能夠對內部反應造成影響的。”

聽到林曉這麼說,盧章臉上稍稍疑惑了一會兒,然後就露出了震驚的表情。

“您的意思是,您透過控制內部磁場,提高了反應速率,讓內部反應更加充分?”

“是的。”

林曉點點頭。

電弧爐內部高溫來源於放電,電極產生的電弧會導致磁場的出現,而一般來說,這些磁場總會對內部反應產生一些影響效果。

化學反應的本質就是內部電子的轉移,電弧爐發生的反應,就是二氧化矽和碳在高溫下發生的氧化還原反應,最終形成單質矽和一氧化碳,反應方程式大概初中生也能寫出來。

而在過程中,電弧產生的磁場對化學反應過程中的電子遷移過程就會造成影響。

只不過在過去,設計師們一般都不會考慮這種問題,畢竟能夠充分反應就行了,電弧產生的磁場雖然能夠對反應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由於內部已經形成了一個混沌系統,磁場在各方向的抵消之下,其作用就可以忽略不計了,然後再透過更長時間的反應,就能夠完成了第一步的粗煉過程了。

而林曉卻沒有選擇這種傳統的方法,而是選擇了直接透過改變內部結構來改變磁場的影響過程,他利用那種蜂巢結構,讓電弧能夠被這個蜂巢結構所影響,於是電弧產生的磁場也就可以確定了。

然後他再對內部所有參與反應的粒子進行統計,根據統計結果計算出如何利用這種被控制的磁場來促進化學反應的速率,此外還能夠控制內部異性離子相互靠近,進而讓反應變得更加充分。

透過這些結果,他就能夠搭建出這個蜂巢型的結構。

並且同一種電弧爐構建的蜂巢型結構只能有一種,不同的電弧爐想要複製,除非能夠根據林曉的計算思路再來一遍,顯然是搞不出來的,那樣的結果只能是浪費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