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電話通了。

“老馬,你倒是難得給我打個電話,什麼事情啊?”

馬高亮笑著說道:“呵呵,王外長,是這麼回事兒,林曉你知道吧?”

“是那位林教授嗎?那我當然知道。”

“嗯,是這麼回事兒,林教授最近要去領取沃爾夫獎了嘛,沃爾夫獎那邊也問他什麼時候能去,然後他就想問問出國的事情,你們外交部對這件事情怎麼看?在安全問題上能行嗎?”

“這件事情啊……嗯,確實是個問題。”

聽了馬局長說的事情後,王外長便思考了起來。

沃爾夫獎是國際重要獎項,尤其是現在林曉一次性拿到了兩個獎項,在政治上十分有意義,不過比政治意義更高的是國家安全意義,政治也是為了國家安全服務的。

而現在的林曉無疑已經和他們的國家安全掛上了鉤。

所以保護好林曉,就是保護國家安全。

於是半晌後,他便說道:“這樣吧,你先讓林教授答應那邊,我待會兒去問問國安的同志,他們那邊情報更多一些,如果不行的話,我們再告訴林教授就行。”

“行,那就麻煩外長了。”

“哎,老馬你這話說的可就見外了,我現在在國外,回來之後再找你喝酒,弄不倒你。”

“哈哈,我等著。”

馬高亮笑著說道,掛了電話後,便給林曉回了個訊息,如果在去領獎之前一直都沒有訊息的話,那到時候再想想辦法,實在不行,那就不去了,只要林曉自己不想去,那什麼事情都沒有問題,無非就是有一些遺憾而已。

不過,這也會影響到以後其他國際獎項的評選,拒絕了一個獎項,未來再有諸如諾貝爾獎等獎項的評選,都可能會因為這起事件而不再給他評獎。

就像那位拒絕了菲爾茲獎的佩雷爾曼,他的成就顯然足以得到更多數學獎項,但是也因為他拒絕了菲爾茲獎,讓他在之後並沒有獲頒其他獎項。

當然,當馬高亮問出這個問題之後,林曉便笑著回答:“起初我是希望能夠拿到更多獎項的,這樣我也能爭取到咱們國家更多的支援,但是現在國家都願意為我造幾十億的研究所了,即使再有獎項,我就覺得沒必要去領了。”

“更何況,咱們華國人也沒必要太過在意這些獎項。”

“以我們國籍身份拿到諾貝爾獎的人只有兩人,其中一個是文學獎,一個是醫學獎,和美國的三百多人差了那麼多,但是這影響到我們的強大了嗎?”

聽到林曉的這句反問,馬高亮的心中就彷彿突然被沉沉地錘了一下。

是啊,華國沒有拿到那麼多獎,但是這有影響到華國強大嗎?

以前用美國的gps定位系統,導致他們的導彈都打不準,於是他們的科學家搞出了北斗系統,實現了全球覆蓋,如今他們的導彈再也不會受制於人。

以前造不出航母,現在國產航母已經正式下水,成為了地球上又一個擁有製造航母能力的國家。

再比如戰鬥機發動機,以前都得買俄國的,但是渦扇十五發動機他們已經造出來了,並且能夠用在殲二零上,成為了真正的第五代發動機,而且林曉在渦輪扇葉材料上的重要突破,更讓他們的發動機得到了巨大的加強。

還有很多很多事情。

“林教授,您說得對,我受教了。”馬局長肅然起敬,認真地說道。

林曉說道:“所以,咱們也不能被這些獎項困擾住,我也建議咱們國內去建立一個專門激勵青年學者的獎項,並且其評選過程,絕對不能受到任何其他影響,人情關係,不能對這個獎項的評選造成影響,建立一個真正公平的獎項。”

聽到林曉的提議,馬局長苦笑一聲:“您這個建議,我們當然也考慮過,但是這些事情,在真正執行的時候,這些情況依然不能避免。”

林曉一愣,隨後無奈道:“好吧。”

人情關係,熟人社會,聽起來多麼正常的一個邏輯,但是這卻成為了限制華國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真是一件無比荒唐的事情。

而想要改變這樣的情況,恐怕比林曉想要改變華國教育不平衡還要困難許多倍。

“那就這樣吧,我先給沃爾夫獎委員會那邊告知一下行程吧,我就計劃在……5月17號了。”

“好的。”

……

美國,華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