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人凡是上過網的,或多或少地都會關注過和林曉有關的新聞,而大資料也就這樣記住了幾乎全華國網友們比較關心的這個關鍵詞。

畢竟林曉是一位完全靠自己的知識征服了所有人的熱點人物,不是什麼流量明星,也不是靠炒作出名的。

而且作為被認為是能夠登上世界科學界神壇,和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那種大神級人物們並駕齊驅的頂級物理學家,每個華國人都會因為他們有這樣一個天才而感到與有榮焉。

畢竟,林曉等於是為華國打破了這種最頂級科學家長期被國外壟斷的狀況,否定了那些認為“華國出不了頂級科學家”的言論。

光憑這些事情,為國爭光什麼的,不比那些手指出現一道口子,或者是用“1234567”當臺詞的流量明星們厲害多了?

所以現在想要讓每一個華國人不去關注林曉的訊息,實在太難了。

而平臺在利益導向下為了獲得流量,也自然而然地就將關於林曉的新聞推送給了網友們。

於是網友們看到這些推送新聞時,看到那個世界頂級數學獎、物理學獎,頓時就呆住了。

之前林曉沒有獲得過獎,大家都知道林曉牛逼,現在獲得了獎,那在大家看來就是真的牛逼了。

畢竟獲得過獎,就像是得到了官方的承認一樣,比之前的那些新聞之類的宣傳要更加來的真實一些。

於是乎,幾乎所有人都點進了這些推送,開始看了起來。

而有的人更是直接選擇進入圍脖,找到熱搜,果然不出所料,這個訊息已經榮登第一,熱度更是甩開了第二名將近一位數,人家一百多萬的熱度,這條熱搜已經九百多萬了,馬上就要上千萬了。

而且要知道,現在只是早上八點,還有相當多的人沒有關注這些訊息,結果這條熱搜就能達到這樣的熱度,要是到中午人多的時候,熱度恐怕還得高上個好幾倍。

當然,能夠吸引這麼多人關注,也和各大有著資訊推送功能的app有關係,不然的話,這些網友們還真不可能一大早醒來就有心情去關注這個訊息。

而後進入這條熱搜,第一個文章就是知名媒體釋出的。

【世界頂級科學獎項沃爾夫獎於上京時間凌晨五點公佈了2021年數學、物理、化學、醫學、藝術、農業六大獎項,我國數學家、物理學家林曉同時獲得數學獎以及物理學獎,並將於今年五月參加頒獎典禮。

林曉是我國第一個獲得沃爾夫數學獎和物理學獎的科學家,也是第一個同時獲得沃爾夫獎兩大獎項的科學家,更是獲得沃爾夫獎中最年輕的科學家。

據悉,該獎項中的數學獎被譽為數學界最高獎項之一,物理學獎和化學獎也被認為是當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風向標,我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曾於2004年獲得過沃爾夫農業獎。

根據官方表示,本次為林曉頒發數學獎,是‘為了表彰他過去對哥德巴赫猜想、孿生素數猜想、梅森素數分佈規律等問題的解決,以及他在多維拓撲理論中的工作,此外還有他在混沌理論中提出的根查法’,為林曉頒發物理學獎,是‘為了表彰他所創立的多維場論,以及利用多維場論所創立的新標準模型,還有他創立的根查法對高能物理學的革命性意義’。

……】

看著新聞,所有網友頓時就激動了起來。

諾貝爾獎的風向標?

牛逼啊!

對於絕大多數網友們來說,基本上也就知道一個諾貝爾獎,至於其他獎項都很少聽過,而現在說這個沃爾夫獎是世界頂級獎項,還是諾貝爾獎的風向標,這豈不就是說,拿了這個獎,就等於能拿到諾貝爾獎了?

雖然在如今,諾貝爾獎已經沾上了一定的政治性,但是仍然不能避免其在普通人群中的名氣。

所以,網友們都變得更加的熱情了。

而在評論區中,總評論數更是破了一萬,並且距離兩萬也沒有多遠的距離了。

『林神牛逼!』

『我的天哪,這個獎居然都和諾貝爾獎有關係了嗎?林神他才多少歲啊!』

『我在百度百科上面查到了,林神還有一個月就要過生日了,過了生日就是21歲,所以嚴格來說,他現在才20歲!』

『這人是開了掛吧?絕對開了掛的吧?』

『我給你們說個秘密,林神他就是高維』

『高維什麼?』

『希望人沒事兒(合掌)』

『其實沃爾夫獎都不算什麼,咱們都可以期待一下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還有明年的數學家大會,到時候就是菲爾茲獎,拿菲爾茲獎的難度可是比諾貝爾獎難多了。』

『那不就是21歲的諾貝爾獎得主了?恐怖如斯恐怖如斯』

……

網友們都在評論區中表達著自己的仰慕,林曉如今的成就,對於他們大多數人來說,除了仰慕,也只能仰慕了。

當然,不遭人嫉是庸才,在網路上黑林曉的人即使很少,但是也從來沒有絕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