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再讓世界震驚幾下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巴黎高師,林曉的宿舍中。
《論多維場及其態勢疊加》在提交給了《物理評論快報》之後,他並沒有就此為自己的成果沾沾自喜起來。
他當然知道自己的搞出的理論對於這個世界來說有多震驚。
就連他自己都很震驚,自己居然一個不小心就把這種理論給完成了。
他不就為了想找出一個真空災變的原因嘛,結果誰能想到一個不小心就把多維空間給搞出來了。
他在論證的過程中,發現必須對多維空間進行拓撲,才能讓關於真空零點能的能量限度計算公式更加和諧起來,於是他經過一番複雜的操作之後,最終成功地透過多維空間的影響完成了對真空災變的解釋。
而在搞定這一點之後,他又不斷地進行大膽的推測,最後完成了多維場論的理論奠基,其中每一維度的‘場’,都是重疊在一起的,於是這就是所謂的態勢疊加。
總而言之,這一個十分具有開創性和突破性的理論,完全就是他意外之下搞出來的。
大概,就像是‘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當然,妙手偶得之的這個‘妙手’,也必須是真正的天才才能擁有的,所以林曉能夠搞出來,是偶然,但也是必然。
而除此之外,也許是這個理論過於重要,或者說對於這個世界來說仍然太過複雜,以至於系統都沒有先給林曉發放獎勵。
“鑑於宿主的多維場論過於超前,並且是在宿主物理學等級僅為2級時完成的理論,同時沒有用到任何系統的輔助技能,為了激勵宿主的繼續研究,系統決定暫緩給宿主發放獎勵,同時公佈一個獎勵條件:當宿主找出十五個能夠為多維場論作證的例項後,系統將會為宿主提供更加豐富的獎勵,當前宿主已經找出一個,為【真空災變】。提示:不需要宿主親手找到,任何能夠印證多維場論的成果,即使是他人的成果,也可以算在此例當中。”
這是林曉完成了多維場論之後,系統的原話。
當他聽到系統提出來的要求後,當場差點就想罵娘了,這不是坑爹嗎這是?
十五個例項,這得找多久?
這是想讓他找到猴年馬月去嗎?
光說他在理論中對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推測,都是無法得到驗證的,因為人類當前仍然不能做到直接觀測暗物質,所以就這點來說,想要驗證他的預測仍然有很大的困難。
不過,吐槽了好半會兒之後,憑藉林曉的智力,又讓他很快想出瞭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捷徑。
那就是計算粒子的質量。
當前標準模型中,除了光子、膠子這兩個粒子沒有質量之外,其他十五種粒子,都是被認為是有質量的。
而其中有十二個粒子,是已經被科學家們測量出來的。
這不就意味著,如果林曉能夠找到一個方法,來利用自己的多維場論計算出這些粒子的質量,只要結果符合這些測量結果,不就等於找出例項了嘛!
而且,系統也很貼心地剔除出了其中三個質量沒有被完全確定的粒子,也就是三種中微子。
這樣的話,十二個已經被測量出質量的粒子,再加上沒有質量的光子和膠子,那就是十四個實證了,再加上一個真空災變,那就是十五個。
所以,由此可以推斷,系統大概是希望他能夠找到一個方法,用來計算所有粒子的質量。
畢竟系統又叫做輔助器,儘管這個輔助器更多情況下只是給他進行一些指點。
於是,這麼多天以來,林曉就一直在進行著接下來的理論完善。
而預測粒子的質量,自然需要用到標準模型,而在將標準模型引入到他的多維場論後,他再一次有了一個震驚地發現。
因為,他又在其中引入進了十多個未知數出來。
而在這裡,一個未知數就意味著一種粒子,當然,這不是說他們還有三十多個粒子沒有被發現,而是這個粒子是針對維度出現的,維度越高,擁有的粒子種類就越多。
比如在第四維度,就比他們第三維度多上數個。
而第五維度,又比第四維度多上數個,至於第六維度,林曉就實在沒有辦法找出來了。
當然,他推匯出來的‘十多個’這個數量是否正確是不能保證的,因為他缺乏對第四維度各種性質的瞭解,他推匯出來的這些屬於高維度的粒子,只是因為必須得有這幾種粒子,他們的第三維度才能像當前這樣和諧,不會出現什麼時空坍縮,或者是到處都是黑洞,再或者是導致恆星不能存在的情況等等。
而除此之外,他也預測出了幾種人們一直在尋找的粒子,比如引力子,他在他匯出的未知數中,發現了這樣一個未知數,十分符合量子力學界對引力子的預測。
當然,林曉的理論並沒有找到確鑿的理論證據來證明這一觀點,因為那只是一個未知數而已,而且引力子的存在和相對論完全違背,根據相對論來說,引力是時空彎曲的一種現象,尤其是它還得到了實驗的驗證。
不過,這些問題其實已經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現在的林曉,已經完成了自己的首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