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和我是同一天回覆的嗎?”

看到兩人發表日期相同,林曉就不由一愣,他本來以為陶哲軒會過幾天才會回覆呢。

而後,又看到陶哲軒的留言,林曉便新增了對方的ins。

他之前已經註冊了這些國外社交平臺的賬號,畢竟他當初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走了一遭後,自然就有不少數學家希望在以後和他交流一下,於是他就索性註冊了這些東西,總不能讓那幾十名數學家都要一起下載個扣扣或者威信嘛。

很快,新增了對方的ins後,結果沒過多久,林曉就收到了新增好友透過的通知。

而後,陶哲軒就發過來了資訊。

『林先生,和你聯絡一下可真是不容易啊』

林曉便回覆道:『陶教授,抱歉抱歉,這兩個周我都沒有去看matow,然後就給忘記了。』

『沒事兒,現在咱們還是成為了好友嘛:』

林曉笑了笑,隨後回覆道:『其實這段時間我一直在針對你分享的那個思路進行研究,我在解決了那個問題後,又往下寫了不少,但最終發現並不能成功』

陶哲軒:『是的,在看到你解決了我之前遇到的問題後,我後來也沿著思路往下寫了下去,同樣發現了一個問題,我們最終不能確定k的範圍,而在那之後我就沒有繼續研究了。』

林曉:『是的,不過,我卻從思路中,思考出了另外一種方法』

而後,林曉便將自己的新思路發了過去,他倒是不擔心陶哲軒會盜用自己的成果,這樣的知名數學家,別說不會有這個想法,哪怕是光想想自己的名聲,他們也不會做這種事情。

『我看看』

陶哲軒那邊回覆了一句後,便沒有了訊息,直到十幾分鍾後,就是一條看起來就很驚訝的一段話發了過來:『不可思議!原來還可以這樣!真不愧是當代最出名的數學天才,我怎麼就沒有想到!』

見到自己的成果得到了一位菲爾茲獎得主如此驚訝的反應,林曉倒是感覺……似乎挺爽的?

平常看到網上那些說他厲害的評論,除了剛開始的時候他感覺挺不錯,但現在嘛,已經習慣了,都不在乎了。

也就之前楊老那麼誇他,還有現在這位數學界的莫扎特如此驚訝的反應,能讓他感到一種被認可的感覺。

這大概就是來自同行的認同更加讓人滿足吧。

隨後他笑著回覆道:『能讓陶教授都如此驚訝,可真是我的榮幸,另外,針對我其中所用到的方法,我覺得還可以繼續延伸一下,徹底解決奇偶性問題。』

陶哲軒:『不不,你也不用喊我陶教授,直接叫我‘tao’就行,你之前解決的兩個素數問題,都是讓我相當佩服的。不過,你的這個問題,我可能就沒法幫上你了,如你所見,我連之前遇到的那個問題都沒有解決,這說明我在這上面的興趣已經用光了,現在的我認識了你,突然又對林氏猜想產生了興趣——儘管在這之前我研究過幾個周,但最終還是失敗了。』

林曉:『好吧,或許,和我有隻貓的原因有關?如果你沒有養貓的話,我推薦你養一隻貓,遇到問題就摸一摸,說不定就能夠想出來了』

陶哲軒:『是嗎?回頭我會嘗試一下的,就是不知道我的妻子喜不喜歡了』

完成了一波安利,林曉感到了一種分享欲的滿足,轉頭看了看旁邊的咪咪,伸手又擼了一把。

不過,這個時候陶哲軒又回覆道:『當然,我曾經有過一個大膽的想法,那就是何不把圓法以及篩法結合起來呢,如果能夠成功的話,相信會有驚人的發現。』

林曉一愣:『這兩個可以結合嗎?』

『數學嘛,朗蘭茲綱領都能統一數論和代數幾何了,誰知道這些方法能不能都統一起來呢?我給你推薦幾篇論文看看吧』

『doi:10.2307/196……』

過了一會兒,林曉便看到對方發來了一堆識別符號,都是一些論文,而這些論文的時間跨度更是從七八十年前一直跨越到最近幾年。

『多謝了,我現在就去看看。』

『嗯,沒問題,哦對了,如果可以的話,你把你的那個新篩法釋出到arxiv上吧,我希望能夠更加詳細的看一看你的步驟。』

『當然沒問題。』

林曉早就整理的差不多了,剛才發給陶哲軒的也是簡略版。

於是他花了一段時間整理完成,大概過一兩天時間,系統檢測完成後,就能夠查詢。

而後,他便看起了陶哲軒發過來的論文。

看了第一篇論文後,他就被吸引了進去。

這篇來自於上世紀一位德國數學家拉德馬赫的論文,赫然在研究篩法的過程中,延伸了對圓法的結合,儘管並沒有什麼成果,甚至也僅僅是在論文某個地方談了談,但對於林曉來說,卻給他帶來了啟發性的作用。

逐漸,林曉沉入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