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作為學校裡面的名人,他有時候也會被認出來,不過因為在圖書館中,再加上畢竟是上京大學,所以別人最多也就是驚訝一下,或者是偷拍一張照片,其他的就沒有干擾他了,這也讓他得以安心地學下去。

然後學到晚上十點鐘的時候,他就準時離開,到汽車站後剛好能夠搭乘上末班車,回燕北園。

回到房子後,有時間就繼續看會兒書,累的話就洗漱後直接睡覺。

這就是林曉如今的生活。

這樣的節奏,對別人來說可能無法接受,但他卻已經習慣了,未來也必將這樣繼續習慣下去。

時間也就這樣來到了週五。

【二維不可壓縮彈性動力學的整體適定性】課題的周常組會開始了。

林曉按時來到了組會開始的地方,京大國際數學研究中心。

京大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他當然知道,當初他接受華青報採訪的時候就是在附近,靠近未名湖畔,博雅塔矗立在湖的那一邊,周圍能看到各種學生坐在草坪上看著書,還有一些小情侶唧唧我我著。

林曉暫時無暇去領略未名湖的風光,直接進入了研究中心,然後找到了511室。

511室裡面已經坐了不少人了,這種比較重要的課題,人也算是比較多,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課題負責人是一位院士,因為院士課題申請到的經費比較多。

林曉前幾天也瞭解到了他們這個課題的經費,一百五十萬元。

這對於他們的基礎數學理論研究來說,顯然是一個很高的經費額度了。

畢竟基礎數學理論研究,又不需要什麼裝置、資源之類的東西,幾個人,幾支筆,幾張草稿紙,就能進行了。

有人可能就會疑惑了,那研究基礎理論的經費用在哪上面?

這就有的說道了。

如果是其他的科研專案,比如一些實驗專案,那平時進行實驗的花費就可以佔到相當的大頭,但是數學課題就不一樣了,研究數學方面的基礎理論你難不成還想買化學試劑?

做神秘儀式溝通老天爺,然後讓老天爺告訴你答案?

人家監督經費使用的人信了才有鬼。

所以他們基礎數學的經費花銷大頭,就是給組內的其他研究人員開工資什麼的,經費申請人要是想要將經費直接裝進口袋裡面顯然是不可能,那一旦被查出來就是經費貪汙。

不過,這並不就意味著數學課題的參與人員,得到的錢就都能比較多,因為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個數學課題得能夠申請到那麼多的經費,而一般來說,數學課題想要申請到六十萬元以上的經費都算困難,要換成其他學科的課題的話,估計平均下來都有一百萬左右。

而林曉他們的這個課題能有一百五十萬,還是因為負責人是一位院士。

不過也正因為林曉他們這個課題的經費足夠多,所以哪怕是那些實習研究員,一個月也能夠拿上幾千甚至上萬,然後再請那麼一兩位厲害點的教授,課題週期幾個月下來,錢也就花的差不多了。

“林曉同學,你來了。”

當林曉走進來後,裡面坐著的一位老教授見到他,就向他招了招手。

林曉很快認了出來,這位就是唐慶院士,既然要參加這個課題組,他之前自然也專門查了一下唐慶院士的資料,知道他長得什麼樣。

“唐院士。”

他笑著朝這位老教授點點頭,然後走了過去。

看著林曉走了過來,唐慶便對其他說道:“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咱們的新成員,林曉同學,同時也是咱們數學界的新星,之前也都給大家說過了。”

其他人都看向了林曉,包括幾名研究生和研究中心裡的博士後,還有一位同樣是課題組內的教授,然後禮貌性地鼓起了掌,朝他點了點頭。

之前他們都從唐慶那裡知道了林曉要加入的訊息,只不過,他們大多數人心中都還是有些不怎麼情願的。

雖然林曉在數學方面做出的成就讓他們不得不佩服,光論成就來說,林曉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做一個小時的報告的事情就比他們以前做出的成就厲害了不知道多少倍。

但是不管如何,這些的成就也都是數論領域的東西,就算是林曉提出的那個重要猜想也是代數幾何方面的,而他們研究的課題,可是偏微分方程中的ns方程,屬於數學物理界的東西。

而他們可沒有聽說過林曉在這個方面上有什麼成就。

所以,他們現在基本都不覺得林曉能對他們的研究提供多大的貢獻,畢竟隔行如隔山,儘管他們的研究的這個問題和數學領域相差的並不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