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艦開火了!

這麼遠啊!

在美國海軍的炮術演習中,最遠的射擊距離都在12000碼以內,而現在帝國海軍卻在17000碼的距離上就開始炮擊了。

這麼遠,能打中嗎?

305毫米炮彈飛行16000米需要22秒,站在旗艦成功號戰艦的司令塔內,左孝同手拿著望遠鏡,在他身旁,年青的大副則手持秒錶計數。

“……20、21、22、2……”

終於兩團水柱在距離“依阿華號”百米左右的位置騰起。

“還有一次機會!”

此時左孝同的心臟擰成了一小團兒,他知道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早在五年前,在隨著新式的體位式測距儀以及計算盤等裝置的發明,帝國海軍炮戰距離從12000米增加到16000米,甚至還曾有軍艦在20000米外擊中靶艦。

這4000米就是他們的優勢!

技術上帶來的優勢,雖然有幾分鐘,但是抓住機會,就可以狠狠的收拾這些美國佬一通。

“果然不愧是帝國海軍,這麼遠的距離,炮術都如此精悍……”

在稱讚之餘,施羅德命令道。

“加快速度!”

就在施羅德下達命令試圖拉近距離,拉近到自己擅長的位置作戰時,帝國海軍軍艦又進行了兩輪炮擊,在透過兩輪校準之後,終於,炮彈越打越打,第三輪炮擊,直接打成了近失彈。

也就是在這時候,成功號戰艦槍炮長髮出一聲怒喊之時,四門305毫米主炮的炮彈,猛然出膛而去,與此同時第二艦隊另外五艘主力艦8門305毫米主炮和12門254毫米主炮以及副炮,同時鳴響了,這是他們的第一輪齊射。

十幾秒後,伴於先導艦位置的是皇家海軍的“巴弗勒爾”號,“巴弗勒爾”號戰列艦甲板上的英國水兵和司令塔內的軍官們都看到了空中撕破天空的閃光,炮彈準確的落在“巴弗勒爾”號的四周,差不多有近三分之一形成了近失彈,在白色的水柱騰空的瞬間,在劇烈的爆炸中一聲洪亮卻刺耳的撞擊聲傳了出來,它瞬間蓋過了爆炸聲。

在金屬的撞擊聲音傳來時,所有人的表情都為之一變,戰艦的被擊中了!

“轟……”

“巴弗勒爾”號左舷一號炮位,司令塔的正下方突然炸出一團煙雲,爆炸的煙雲猛的一下向四面八方噴吐了出來。

於此同時更為劇烈的爆炸不斷在“巴弗勒爾”號左舷以及左舷甲板附近炸響,被六艘軍艦集中火力照顧的“巴弗勒爾”號,一時間成為了大海上最受寵的紅人——整個都變紅了!

紅的冒了煙,紅的發了黑!

在火紅的爆煙中,黑煙騰空而起,在劇烈的爆炸中,甚至有救生艇被炸飛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