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之前,部隊終於肅清殘敵,完全佔領了這座有重兵防禦的小鎮。

儘管敵人損失慘重,但是帝國軍隊同樣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而康明偉所在的連裡有九個人陣亡,二十二人受傷。

遵循慣例,當天夜裡,部隊給犧牲的兄弟舉行了隆重的火葬,按照帝國軍方的傳統,即便是遠隔千山萬水,帝國也會把陣亡將士帶回家,但是屍體會腐爛,所以只能戰地就地火化,然後再把骨灰運回家鄉或者忠烈祠安葬。

關於軍人的葬禮,帝國軍方有著專門章程規定,即便是在戰場上的火葬也有相應的章程需要遵守,為了舉行火葬,士兵們在地上挖了個很大的坑,然後把他們頭朝西擺放在坑裡——頭向唐山,魂歸華夏。這是大明的傳統,在戰場上,同樣也是如此,畢竟,華夏是大明的根,根永遠不會忘記。

戰士們在戰友的屍體上堆起了木柴後,全連的戰士都站在那裡,像過去集合時一樣,他們排列成隊,莊嚴且肅穆的站在好運裡。

“敬禮!”

伴隨著連長的喊聲,康明偉和戰友們同時行持槍禮。

全體人員行持槍禮時,柴堆點著了,站在大火前的戰士們,默默的注視著火堆,火堆旁邊的是隨軍道士——帝國軍隊的特色,無論士兵在參軍前是信奉佛教還是基督教,在軍中隨軍僧侶只有倒是這是遵從大多數的原則——畢竟,華夏人嘛,還是以道家為主,當然是不是以道家為主,這完全是官方的傾向——官方一邊在非洲推行喇嘛教,一邊在本土抑制佛教,之所以會抑制佛教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和尚結婚不生育,從這1點上來說,是不符合大明國策的。畢竟大明的國策就是鼓勵生育。至於天主教雖然在南美擁有很多信徒,但是那些信徒……非我族類,自然也就不可能受到官方的推崇。在這種情況下,道教也就成了不二的選擇。

已經換上了一身道袍的隨軍道士,手握道士拂塵口誦著超度的經文,在那裡超多著戰士的亡魂。

當天晚上,為防備敵人偷襲,戰士們馬不卸鞍、槍不離身,在路邊蓋著天幕毯子過了一夜.

在戰友們休息的時候,康明偉和另外一名來自中非計程車兵,一起圍坐在火邊,他們吸著香菸,不時向火裡投塊木柴。他們要整夜守著火堆,直到把屍體徹底焚化改。

漆黑的夜,街上沒有燈火,幾處焚燒屍體的大火吐著紅色的火焰,儘管火光很強烈,而是火焰有些灼人,但是卻使人感到有些陰森森的冷唆唆的……

坐在地上的唐明澤,把胳膊架在膝蓋上,雙手託著腮的他,神情呆滯的地望著火,敏感的神經又開始亂起來。

他意識到要壞事,心裡難受得要發瘋,他知道如果神經一跨,必然導致神志不清,在戰場上神經錯亂的話,肯定會死人的。

深吸口氣,他說道。

“在我們排裡,我是第一個跳進塹壕的……”

他突然大聲說道,這話是對誰講的呢?

鬼知道,那副發呆的樣子,與其說是對圍坐在火邊計程車兵們講的,倒不如說是對著坑中被烈火焚燒的戰友講的,康明偉心裡明白,他已經不能自制,無法中斷這豪言壯語了。

“敵人,他媽的,亂丟手榴彈……我瞅了個空子跳進那狹窄的壕溝……一迎面跑來好幾個傢伙,越來越近,快碰到我的槍口了……我扣了扳機,給三個敵人穿了糖葫蘆……最前邊的一個,臉上冒著血,倒下去了……其實,福忠明是第一個衝鋒的,他衝在最前面,可惜卻被打死了……”

“那小子,他從麥地裡衝到我那裡,然後問我要煙,我給了他,你知道那小子說什麼嗎?”

“福一兵說了什麼?”

“他說,吸完那口煙,就是死了也值得了!”

“然後他就衝了出去……沒有命令的時候,直接衝出去,甩了一個手榴彈,那小子太狂了,剛跑出去,就甩了一個手榴彈,直接甩到了美國人的戰壕裡,轟得一聲,至少炸死了四五個美國佬。”

回憶著在戰場上看到那一幕,康明偉不無感慨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