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型,那也是有車首機槍,況且,即便在炮塔裡再裝一挺機槍,又不是說沒有位置,最重要的還是為了省錢吧,一門炮要1800元,可是一挺機槍只需300元。”

省錢……孫成剛的話,讓關山海有點兒接受不了,他直接說道。

“怎麼會是為了省錢,軍方可是財大氣粗,怎麼可能會在乎這麼一點小錢。”

“財大氣粗又怎麼樣?該省的軍方從來就沒有大方過,就像十八式坦克,你瞧……”

拿著扳手對著坦克的車身敲了一下,孫成剛說道。

“就連同鋼板,也偷工減料用的是普通鋼板,不是合金裝甲鋼。”

“呃,不是普通鋼板,是優質碳素鋼,而且這個談不上偷工減料吧,我記得軍方之所以採用優質碳素鋼,是因為當時各國沒有對應的反坦克武器,用優質碳素鋼就足以滿足作戰需求了。”

對於關山海的解釋,孫成剛直接笑道。

“優質碳素鋼多少錢一噸?戰前也就20元左右,即便是現在,也不過區區80元,而裝甲鋼呢?戰前就已經是200元一噸了,差不多十倍的懸殊,用優質碳素鋼,一輛坦克可以節省上千元的經費……軍方也是會計算成本的。”

軍方確實計算成本,算來算去,軍方發現根本沒有必要在坦克上使用裝甲鋼,所以就用了價格低廉的優質碳素鋼,可是相應的代價是什麼呢?

“成本降低了,可是防護能力卻被削弱了。即便是增加一道表面硬化工藝,也比普通鋼板要好。”

在孫成剛的話聲落下時,關山海指著一旁的那堆廢鐵說道。

“問題是,用普通鋼板的不僅只有咱們,美國人也是如些,我之前測試它的鋼板,也就是普通碳素鋼板,算起來,咱們都差不多,而且從裝甲厚度上來說,咱們的坦克裝甲還更厚一些,美軍的坦克正面只有16毫米,而十八式有20毫米,論防禦咱們還稍勝一籌。”

其實,即便是作為機械工程師,孫成剛、關山海他們都不清楚的是,大明與美國殊途同歸都選擇普通鋼板生產坦克,並不僅僅是因為成本,也不是因為軍方不想使用防護能力更好的裝甲鋼。

而是因為……沒有足夠的裝甲鋼。

畢竟,裝甲鋼最早就用於軍艦,從發明鎳鋼到表面硬化裝甲,都是為了提升軍艦的防護能力,也正因如此,海軍一直都是裝甲鋼最重要的使用者,在戰爭爆發後,海軍對裝甲鋼需求急劇膨脹,儘管具備生產裝甲鋼能力的鋼鐵公司竭盡全力增加裝甲鋼的產量,但是仍然無法滿足海軍的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陸軍對裝甲鋼的需求,自然也更不可能得不到滿足了,別說滿足了,甚至鋼鐵公司直接回絕了陸軍的訂單。

為什麼會回絕,因為海軍才是真正的大客戶——一艘戰艦動輒就需要幾千噸上萬噸裝甲鋼,相比之下,陸軍的那點訂單,在鋼鐵公司看來簡直就是不值一提。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大明也好,美國也罷,在生產坦克時,都只能退而居其次,選擇優質碳素鋼作為坦克裝甲,不是為了省錢,而是沒有選擇。

“可是我們總不能,一直用這樣“偷工減料”的坦克吧!這樣偷工減料下去,戰場上肯定是要付出代價!”

道出這番話後,孫成鋼說道。

“想增強坦克在戰爭上的生存能力,就非得增強防護能力不可,要麼加厚裝甲,要麼換上裝甲鋼,除此之外,就再沒的其它的選擇了。”

其實,最好的選擇是……兩者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