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7章 換一個思路(第一更,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輸了之後怎麼辦?
並可不是隻有秋真之看到了這個問題,畢竟,帝國軍方這些年並不僅僅只是引導著世界軍事革命,軍方同樣也是名將林立。
而在眾多軍事將領之中,最不顯山露水的就是帝國裝甲兵總監朱四海。
他是帝國第一批裝甲兵軍官,20多年前在法國遠征軍中,他率領的裝甲車部隊曾經給普魯士軍隊造成了重創,他也因此一戰成名,但也就這一戰而已,分了之後他似乎銷聲匿跡了。
當時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銷聲匿跡,是和“坦克”的保密有直接關係,因為“坦克”是保密武器,作為部隊主官的他,自然也就很少露臉了。儘管幾年前,伴隨著“水櫃”的洩密,“坦克”的保密程度下降許多,從那時起,坦克就出現於世人的面前,但朱四海仍然很少出現在公共場合。
作為帝國的裝甲兵總監,當然也是“大雷雨計劃”的知情者,現在朱四海同樣有他的擔心。
“油料、零件、彈藥,坦克部隊或許是突擊尖兵,但是它的執行離不開汽油、零件以及彈藥,如果我們的部隊在澳大利亞、在北美作戰時,一但海上運輸線被切斷,第一個失去戰鬥力的就是坦克部隊。”
盯著棋盤,孫虎這位帝國陸軍上將微微點頭,說道。
“這一次作戰歸根到底還是以在外作戰為主,本土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但是根據計劃,他們會在戰爭的第一階段爆發前作為戰爭的導火索被解決……”
任何一場戰爭都有導火索,如果帝國想要先發制人的話,也需要一個導火索,而為了引發戰爭,那些參謀軍官們設計了幾個潛在的導火索。
哥倫比亞,委內瑞拉不過只是其中之二罷了。
孫虎想了一會,然後說道。
“所以總的來說,陸軍的作戰應該是以澳大利亞和北美為主。這些年我們在北方的工業發展還是相當不錯的,根據動員委員會的估算北海總督區的工業潛力完全可以獨立支撐起部隊在美國西中部的作戰,當然,也不是說北海種族區那邊就沒有什麼隱患,它最大的隱患是人口不足,所以在戰爭期間至少需要從本土調派超過150萬軍隊到北方地區,而這些人只能乘船過去……”
上將的話音剛落,朱四海就直接說道。
“哥倫比亞!”
“什麼?”
“長官,我們必須要在現在拿下哥倫比亞,然後修通“泛美鐵路”,把厄瓜多鐵路和中美聯邦鐵路聯成一個整體,這樣一來,我們的大陸交通線也就打通了。增援北方的部隊就不需要透過漫長的海上航行,他們可以從本土直接乘火車前往北方……”
朱四海那會兒的心思並不在棋盤上,主動拿著棋子的他一邊說一邊想。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商船運輸噸位,而且還可以讓海軍騰出手把有限的海上力量用到其他地區——比如說太平洋航線的護航。從帝國本土到澳大利亞之間,這是一個非常脆弱的航線。我們必須要考慮到英國皇家海軍在海上攔截的可能性。”
“泛美鐵路啊……”
提到“泛美鐵路”時,孫虎的目光中充斥著某種嚮往,畢竟他是陸軍軍官嘛。
作為一個大陸國家,鐵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況且“泛美鐵路”並不僅僅只是一條鐵路,他還是帝國透過錄入連線南北兩個大陸的重要通道。
也正因如此,在過去的這些年裡,帝國才會千方百計的透過各種方式推動“泛美鐵路”的修建,但是,一直以來“泛美鐵路”的修建工程進展都不怎麼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