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帝國殺人不見血(第二更,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歧視!
什麼樣的歧視?
就是國籍。
“其實這種歧視從一開始就是所謂“古巴共和國”有意而為之,他們實施這一政策,本質上就是為了排除華人參與其政務的可能。”
提及華人被排斥於古巴政治圈之外的現實時,李維亞顯得有些激動。
“過去古巴實施的是美洲通行的“出生地原則”——既一個嬰兒出生在哪個國家,即成為哪個國家的公民。但是古巴成立所謂的共和國後卻推行了“血緣原則”,即嬰兒出生時自動取得其父親或母親的國籍,與出生地無關。而這直接導致了在法案簽署後出生華裔,不能夠獲得國籍,這也使得華裔選民數量這些年幾乎沒有任何增長……”
當然了,李維業並不會說,許多古巴華裔並沒有古巴國籍的原因是,古巴不承認雙重國籍,這導致了許多古巴華裔不願放棄大明國籍,這這也是華裔無法參與政治遊戲的原因之一。
但這只是客觀原因,我不願意是我不願意,可是你們歧視就是你們歧視。拋開事實不談,設立歧視性條款的不就是古巴人嘛。
所以,帝國應該出面主持公道。
李維業的解釋,讓朱大皇帝深以為然的點頭說道。
“這種歧視性的條款,必須要加以改變,法部應該會同外交部,對其法案進行研究,如果歧視性條款確實違背了國際法,那就必須要和他們進行談判,帝國臣民絕對不能被人歧視!”
什麼研究啦,國際法啦,其實都法這只是說辭而已,正所謂“百卷萬國公法不如幾門大炮,數冊和親條約不如一筐彈藥”,這個道理或許古巴人不懂,但是帝國懂啊。
當然,古巴人不懂,也沒有關係,帝國會教他們懂的,其實,一直以來帝國都是一個好老師,要是有那個國家不懂國際公法,在必要的時候,帝國肯定會不遺餘力的教他們弄明白這個道理。
其實,國際關係大抵也就是如此,弱國,小國從來都是大國強國的玩物,別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其實,不淪為強國口中食,他們就應該歡呼上帝保佑了……
中都長平街278號,是一座看起來並不怎麼起眼的連排宅邸,三層半高的紅磚樓房、黑色的木漆房門,瞧著很普通,不過,這裡就是魯王朱猷柏的宅邸。
帝國有王爺,但是卻沒有王府,如果非要說有,就是皇帝送給兒子們的郊區別業,不過他們成年之後,大都住在城內和普通人一樣住著普通的房子,當然了像這樣的連排式,並不是普通人能住得起。
但是相比于于舊時王孫,帝國的龍孫鳳子們居住的條件確實非常普通。
“第一步就是推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不僅僅是籠絡人心的工具,而且還是未來王國“華夏化”的根本保證……”
在提及“華夏化”時,袁天喜特意加重了語氣。
“哦?袁先生,這是為什麼?”
朱猷柏不解的看著面前的這位帝國協理大臣方展博推薦的高階公務員,他出身於土地改革委員會,是委員會第一批職員,雖然級別不高,但絕對是土地改革專家。
這也是朱猷柏會向他發出邀請的原因,可是對方並沒有在土地改革上談太多,而是直接談起了“華夏化”。
“因為土地會束縛勞動力!”
“束縛勞動力?”
看著王爺,袁天喜深吸口氣說道。
“為什麼帝國每到一地都會透過將土地分配給民眾的土地改革?這並不僅僅只是籠絡人心,也是現實的需求,這些國家最大的特點就全國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農村,土地改革後,透過向他們分配土地,在讓他們對帝國感激涕零的同時,也會產生一個後果,就是擁有土地的農民,他們是不可能再到工廠企業裡務工的,這也意味著勞動力的減少,但是工廠的運營、企業的經營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從那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