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5章 歡天喜地挖祖墳 (第一更,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帝國之疆,豐衣足食;帝國之外,貧困交迫。」這是大明帝國給臣民的許諾,這種繁榮與富足同樣也是包括大明、大英以及和其它各個帝國合法性來源最有力的證據之一。懾
不過,這些帝國裡頭,肯定不包括「韃清帝國」,甚至人家還反其道而行之,「帝國之疆,大可割讓,帝國之力,結交友邦,帝國之民,貧困交迫,帝國之外,豐衣足食。」
嗯,所以,「我韃清亡了」。
與另一個世界靠著優待法案苟延殘喘十幾年沒有收到任何清算不同的是,在這個世界我韃清並沒有那麼好運,面對浩浩蕩蕩的「反賊」,只能蒼皇出逃。
當然了,他們的運氣也不差,至少,相比歷朝歷代的那些要麼落了水,要麼墜了馬,要麼吃錯了藥的亡國之君,光緒和一眾王公大臣乘座英國船逃到了印度。
不但他們逃到了印度,甚至還有幾萬滿清八旗子弟也跟著逃到了印度,倒不是說他們願意背井離鄉,而是不逃不行啊,我大唐可不優待他們,能饒一條命都算是格外開恩了。
對於那些沒了鐵桿莊稼,而且旗地也被沒收的京營八旗來說,打從李氏「謀了逆」他們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點,對於這些沒有一技之長的旗人來說,為了謀生典房的,賣宅的,賣兒賣女的遍地都是,嗯,不少在旗的女人都做起了「半掩門」的生意。
別說,人家頭戴通天紋的做起這生意的來,那是一個地道。懾
不過地道歸地道,打從「韃清」亡了國,這北平城就一天天的蕭條了下去,沒辦法,論交通它比不了天津的水陸碼頭——鐵路和港口的優勢,讓天津已經取代北平成為北方第一大城。
至於北平城有什麼?
除了紫禁城,也就是城內外的百萬旗營了,不對,還有京郊的皇陵。
不過,對於考古學家來說,北平城就是一座寶庫,下了火車後,古城就這樣浮現在孫魁元的眼前,作為考古學者的他雖然是第一次來到這座古城,可是對這裡卻已經是心馳神往多年了。
北平……不僅是韃清的京師,也是大明的故都啊!
「北平的人口號稱兩百萬,實際上現在只有八十萬不到。家庭數約為十萬。全部都是瓦房,基本上都是旗人,不僅僅是內城住的是旗人,外城也住著很多旗人。城內的街道只有兩三條像我們大明那麼寬敞的,而且道路的兩邊都開著露天商店,敢覺十分狹窄。這種道路分為馬車道和人行道,露天商店的店主就在那裡住宿所以就像家裡的房子一樣。道路還是原始的狀態從不修繕,所以坑坑窪窪的行走困難……」
領事館參贊林仁特意強調道。懾
「根據我翻閱的資料來看,打從甲申天,滿清就沒有修過北平的街道,許多排水的溝渠都被垃圾填滿了,甚至被蓋上了房子,那些旗人也不愛整潔,和傳聞中一樣,在路上隨處大小便,臭氣紛紛。不過他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並不怎麼當回事情。小便到處流可以到溝裡,或者倒到水池裡。走路一不小心的話就會踩到……」
甚至都不等林傑介紹,車剛進城,孫魁元就聞到了空氣中的惡臭味,在他皺眉的時候,又聽林參贊說道。
「還好大便……」
這位林參贊說道。
「不會在那裡留很長時間。這地方大便會被豬狗人這三者競相處理。人趕狗,狗趕豬,相互競爭看誰獲取的更多。狗十分狡猾。當人在路上大便時,它會等在一邊,一等結束就馬上去吃光。人就會去把狗趕走。在這裡會有人揹著揹簍,把狗趕走後撈起大便,背到郊外,作為肥料來賣錢,在北平城外還有糞場,甚至還有霸佔糞場的糞霸,過去亭產的糞霸大都是王爺貝勒府上的包衣,現在各種人都有……」
所有的
一切都是匪夷所思的,甚至聞所未聞的,在孫魁元驚訝的時候,又聽林參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