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怎麼樣?

什麼怎麼樣?

沒頭沒腦的問題,讓孫虎有些兒懵。

他瞧了瞧鬱鬱蔥蔥的山頂,好一會才說道。

“山頂上的景色倒也別緻,從此地可以俯瞰徽州全貌,周圍景色盡收眼底……”

瞧著有點發懵的孫虎,朱大皇帝大笑之餘,並沒有解釋什麼,而是繼續往山上走著。

這是什麼山?

駱駝山,因為其山峰似駱駝。

他的另一個名字呢?

科科瓦多山。

很多人壓根就不知道這座山,但是提到里約的時候,他們會想到什麼?

就是那個巨大的基督像!

那座大名鼎鼎的救世主耶穌雕像就在科科瓦多山山頂,在幾乎所有與里約有關的照片以及影視劇中,都會有它的畫面。陽光下,耶酥的倒影便印在了白雲上,非常壯觀。塑像的地理位置選得很科學,無論從白天和黑夜,從里約市的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塑像。

這……就是奇觀啊!

而且還是舉世聞名的那種!

差不多與紐約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埃菲爾鐵塔齊名。現在慶祝美國建國一百週年的自由女神像正在紐約那邊建著,至於埃菲爾鐵塔還沒有影子。

但這並不妨礙朱大皇帝把腦子動在這裡。

其實原本的朱大皇帝對這個什麼“救世基督像”壓根就沒有達到心念唸的地步,頂多也就是有個想法而已。

可是在來徽州的路上,張兆宇的一句“外來者”卻觸了朱大皇帝的逆鱗。

誰是外來者?

華夏人是,那麼歐洲人就不是這片土地上的外來者了?

其實,作為外來者早就有外來者的自覺了,為什麼大明要遷都,要憑空在巴西高原上建立一座中都,而且是充滿東方風韻的都城?

說白了,就是為了向世人證明——大明才是這片土地的擁有者!

什麼外來者不外來者的,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現在大明帝國是這片土地上的統治。

所以,大明有了中都,大明不僅有中都,在大明的許多城市中,都有現代式華夏建築。

但是這還不夠!

怎麼樣才能把華夏根植於此呢?

思來想去,在來徽州的路上,想到“熱情似火的里約”,在心馳神往於巴西女郎的熱情的桑巴時的,朱大皇帝自然想到了“救世基督像”。

要是大明也來一個呢?

這個想法讓朱大皇帝頓時覺得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