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在劉昆鵬感嘆著堂堂閣首淪為帝國瑣事大總管的時候,這位左大總管卻正悠哉悠哉的在中都北郊外的湖邊釣著魚。

這個湖位於中都東部,是一個面積近80平方公里的人工湖,在建城之初,設計師們利用當地丘陵地形,築壩截住附近的幾條河流的河水,形成了一個周長達100多公里的湖泊,既可以作為城市補充水源,同樣也形成了一個親水空間。

當然了,湖周圍還雲集著大明達官顯貴們的豪宅莊園。左家的大宅也在附近,至於那塊皇帝半賜半賞的土地,很快就會被開發成了商業街區,作為左家的家業會世代傳承下去。

此時,坐在湖邊的左宗堂正在那裡釣著魚,坐在遮陽傘下的他,正有一句話,沒一句和兒子聊著天。

“我聽說你打算回神州投資?”

盯著漁浮的左宗堂隨口問道。

“是的,父親,現在神州百業待興,無論是各行各業都急需各方面投資,神州的市場如此之大,若是回去投資的話,收益想來必定是極其可觀的。”

面前父親的詢問,左孝勳直接了當的回答道,他大哥是軍人,二哥是醫生,至於他,雖然讀的是化學,在帝國化工試驗室工作多年,但是他一直有意自辦企業。

原本他是打算到的東瀛投資,但是現在神州的變化讓左孝勳改變了主意。

“嗯,你有這個想法很好。”

左宗堂微微點頭說道。

“無論如何,神州都是我等的根本,去神州投資既可為個人謀利,也能有助神州經濟發展,是利國利已的好事,不過你要想清楚,化工業在神州的市場需求如何,一定要先弄清楚再說,不可盲目投資。”

面對父親的叮囑,左孝勳笑道。

“孩兒知道,神州這幾年紡織業已經初具規模,但是印染工藝卻極其落後,我打算先回國創辦印染廠,等到印染廠初具規模之後,再引進裝置在神州辦化工廠,總之,一步步來嘛……上鉤了。”

不等兒子的話聲落下,左宗堂就連忙收杆,將釣上來的魚放進魚簍中,重新掛上魚餌,將魚鉤放回水裡之後,才慢吞吞的說道。

“生意上的事情,我懂得不多,不過呢,這些年跟在陛下的身邊,倒是在他身上學到了不少生意經,論做生意,陛下,那可是無人能及啊!”

陛下最擅長的是什麼?

就是做生意啊!

大明起於什麼?

就是起於商業公司!

“那是自然,古往今來有幾人能身無分文白手起家於異國他鄉開創這樣的基業!”

提及陛下時,左孝勳的言語之中充滿了崇拜,在大明但凡是年青人無不崇拜陛下,因為陛下的經歷本身就傳奇,就是值得所有人崇拜的傳奇。

“其實,陛下的生意經很簡單,一步步的來,不斷的升級,就像你先前說的那樣,先辦印染廠,然後再辦化工廠,等到化工廠上了規模,對這個行業也瞭解了,再辦化工機械廠。這樣的一步步的來,總是不會出差錯的。”

其實,這就是產業升級的過程,眾所周知南華最早的工廠,只有一個農具修理廠,就是生產修理農具而已經,而生產的農具供應什麼地方?就是自產自銷,然後一步步的升級,最終發展成為一個產業上寵然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