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救人等於帝國崛起(第三更,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活了!
這下能活下來了……
在鄧子恢一家三十餘口人在那裡慶幸著的活下來的時候,在火車站的站長辦公室裡,站長則站在窗邊看著窗外的饑民,他的臉上帶著笑容。
“銀子,這可都是銀子啊!”
銀子!
饑民對於官員來說,就是銀子,火車站每送一個饑民上火車就能得一錢銀子,至於總督府衙門則能得到一兩銀子。至於運費什麼的那都是額外結算的。
對於身處絕境中的饑民來說,在這個饑荒的年月火車站成為了生的希望,到了這裡不僅能喝上一碗稀粥,還能坐上遠去的火車,然後登上移民船,前往未知的大陸。
在這片土地上,他們不過就是死活無人問津的饑民而已,而對於大明而言,這些饑民卻是充實國力的根本。
當奔騰的火車,從陝西、河南、山東等地把成千上萬的饑民送到海州的時候,在海州的租界裡,新任領事邱懷義則顯得有點兒焦頭爛額。
“船,要儘可能的僱船,我不管是英國船也好,美國船也罷,德國船,法國船,你們只管僱,要竭盡全力把人送到大明去!”
在領事辦公室裡,面對幾家航運公司的經理,邱懷義直接了當的提出了他的要求。
“不想要著錢的事,銀子,大明不缺,可是缺人!現如今每天都有那麼多人過來,現在城外的待發所裡壓了差不多二十萬,這麼人要上船,船從那裡來,你們只管僱就行,”
“領事,現在海州這邊的外國船都在加價……”
說話的是大洋船局經理李志,他是明人,五年前在海州這邊開了船局,在經營沿海運輸的同時,也經營移民船生意。
“和他們談,只要是可以接受,那就接受!”
邱懷義說道。
“總之,先把人送到大明再說,要知道,對於咱大明來說,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啊!這幾省的大旱,幾千萬饑民,只要有一兩千萬能到大明,那咱們大明可就再也不用為人力不足擔心了!”
和所有駐華夏這邊的領事官員一樣,邱懷義的職責非常簡單,一是保護僑民,二就是儘可能的招攬移民,與歐洲的同行們招攬學者、大學生以及技術人員工程師不同,在華夏這邊招攬移民的條件很低——只要是身體健康,無論男女都能到大明去。
大明是海外華夏,對於華夏同胞,從來都是來者不拒。
“當然,最重要的是,活命!咱們多運走一個人,就可以多救一個百姓,“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總之,就拜託諸位了!”
站起身來,邱懷義向這些船東們行禮的時候,神情誠懇的很。
往大明輸送移民是他的責任,而救人一命,則是良心,其實他們一直在救人,甚至就連同粥場用的米,也都是大明捐贈的,只不過,這一切都不為外界所知罷了。
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這一次饑荒對於大明而言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是帝國崛起的良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