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de&ning!

顧名思義就是“大明製造”的意思。

從1870年,也就是盛德二年開始,按照大明頒佈的法令,所有的“大明製造”都必須“made&ning”,以此將大明的產品與外國產品區分開來。

為什麼如此?

是因為在過去的幾年間,隨著大明產品湧入歐洲市場,非但像腳踏車、照相機那樣的新式產品受到追捧,就連同大明生產的鋼質刀具、廚房鍋具,因為質量上佳也深受歐洲人的歡迎,因為暢銷所自然也就有了“山寨”貨。

面對那些歐洲作坊彷制的蹩腳的“山寨貨”,那些山寨貨的出現對大明的商品造成了一定的打擊,為了有別於那些“山寨貨”,大明農工商部才會作出標明製造地的決定。

&nade&ning”在歐美就成了質量上乘的代名詞。

這不能不說歐美的豬隊友的成全,就拿腳踏車來說吧,受限於冶金技術和工藝,他們彷制的腳踏車車身是用熟鐵管,他們的飛輪、鏈條沒有經過合格的熱處理,他們的輪框也是普通鋼材,所有的一切導致了歐美的國產腳踏車成為了“劣等貨”的代名詞。其它的產品大抵上也都是如此,大明的工業品不是僅僅靠新式的設計,更重要的那些不起眼的商品背後涉及到冶金、金屬加工製造、化學等各個行業的所獨有的技術,甚至就是產品的質量控制,也是大明所獨有的,而這一切恰恰是歐美同行們所沒有的。

&nade&ning”,這是很多歐洲企業主們的夢想,同樣也是肯特的夢想。不過他們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他們解決不了許多技術上的問題。

“我在謝爾菲德有一家腳踏車廠,那裡每年可以生產5000輛腳踏車,但是你知道的,在技術上,我們和你們的差距很大,我相信在你的幫助下,我肯定能生產出不比鳳凰腳踏車差的腳踏車。”

面對布來恩,肯特並沒有隱瞞他的想法,為了獲取腳踏車的製造技術,他選擇了一個最簡單的辦法——拿錢挖人。

為了能夠挖到人,他特意來到了大明,當然是以進口商的身份來到這裡,在費盡周折和那些企業談論了差不多一個多月的“生意”之後,他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

布來恩是最好的選擇,他也是謝爾菲德人,他們算是同鄉不說,而且還是腳踏車公司的工程師,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

“條件很優厚。”

已經冷靜下來的布來恩搖頭說道。

“但是肯特先生,我可以告訴你的是,這根本就不可能!”

“什麼?”

“我是說,你根本就不可能造出和鳳凰腳踏車公司一樣質量的腳踏車,你知道什麼是工業體系嗎?”

布來恩直接丟擲了一個外人從來不曾聽說過的詞彙。

“什麼意思?”

肯特一頭霧水的說道。

“工業體系,嗯,怎麼解釋呢?”

想了想,布來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