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沒有人海,那就坦克海(第四更,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梁山有點兒激動的說道。
儘管這並不是他第一次觀看“龍式坦克”訓練,但每一次想到他在戰場上橫衝直撞的場面,總是有點兒激動。
“前提是不掉鏈子啊!”
隨後朱大皇帝又詢問了一下它的產量問題,在得知如果批准生產的話,每年可以生產150輛時,朱大皇帝直接了當的說道。
“按照年產200輛的要求下定單,爭取每年建立一個裝甲師,至於履帶問題,這不是問題等新履帶生產出來,再換上就是,本身就是耗材嘛,這樣的耗材總比十八年耗材要便宜吧!”
為什麼朱大皇帝希望擁有他的鋼鐵洪流,並不僅僅只是為了突破敵人的防線,最重要的是他沒有那麼多人當帝國崛起耗材,任何一個帝國的崛起,肯定都要死大量的人,對於帝王將相來說,死去的軍人是什麼?是數字,僅此而已,無論賦予他們什麼樣頭銜,他們都只是帝國崛起的代價,是陣亡清單上的數字,是一份徵召令,一紙陣亡通知書。
可是對於他們的家人呢?
是十八年才能養大的生命,陣亡的戰士無論是對任何一個家庭而言,都是他們的全部,他們的生命。
作為統帥的朱大元帥或許是個皇帝,是統治者。但是他絕對不會讓自己的戰士變成帝國崛起的代價。
代價……輕飄飄的兩個字,可背後呢?是無數家庭終生的痛苦!
作為統帥的他,能做什麼呢?
就是火力至上,用大炮代替士兵,用像雨點一樣的炮彈,去瓦解敵人的意志,減少已方的傷亡。
就是技術至上,用坦克,用飛艇,用技術上的碾壓去擊敗敵人,而在陸戰戰場上,作為移動堡壘的坦克,可以最大限度減少傷亡,按照三德子和蘇俄在東線的經驗,大炮去摧毀,然後坦克去攻堅,步兵最後就只需要打掃戰場就行了。
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大明實在是死不起人。不是說要給正忙計程車兵支付一筆不菲的撫卹金,而是因為大明特殊的情況導致壓根兒就沒有那麼多人口可以消耗在戰場上。
畢竟大名的人口是有限的,本錢不足呀。人海戰術玩不了了,那就玩坦克海吧。
有了坦克,尤其是作為唯一的擁有者,朱大皇帝相信這種的優勢會更加明顯,等到那場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它註定將震驚整個世界。
“嗯,還有就是步兵的訓練問題,步兵師要進行戰術上的調整,要摸索出一套步坦戰術來,畢竟,只有坦克不行,坦克要和步兵配合在一起,才能發揮出戰鬥力!”
隨後朱大皇帝似乎化身成為了一個坦克戰專家,甚至用腳邊的石頭,在那裡擺弄起了一些簡單的戰術佇列之類的東西,其實也就是他年少的時候,看的一些軍事雜誌上的基本戰術而已,不過不得不說,在這個一切還停留摸索的時代,這些基本戰術依然是超越時代的,至少讓大明的裝甲部隊能夠少走一些彎路。畢竟,這也是不知多少人用性命總結出來的經驗。
總而言之,在英法等歐洲傳統列強陷入經濟危機中的時候,大明已經一腳踹開了近現代工業文明的大門,並且獲得了機械時代最巔峰的力量。
這一刻,朱大皇帝的心是得意的,在得意之餘,他在心裡不禁期待起了另一個大殺器——飛機。
也不知道,大明的飛機現在研究到什麼地步了。
有了飛機,有了坦克,自然也就有了……閃電戰,有了大縱深戰術……
那一幕,僅僅只是想一想,就讓人有點兒小激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