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吳哲論佛道儒(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子曾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從這裡可以看出老子提出了個哲學問題。物固有形,形固有名。老子卻指出,可以命名的(“可道之道”)之外,還有超乎形象的“形而上”存在。這“形而上”的存在是現象界萬物之所由來,稱之為“道”。”看了眼下面同學們茫然的眼神。
接著道:“可能好多人沒聽明白,我再用淺白的語言解釋一下,這也就是分兩個維度去解釋“道”,第一,天地萬物的主要單元,這是一種一元論哲學思想;第二,道是“反面立論”、“陰陽兩極”、“永久迴圈”、“相對論”、“本體論”的主體;道是神智,是復歸為一,也是萬物的源泉。它給天地萬物帶來了統一和靈性。所以它包含所有。”
看底下還是一片迷茫,丘院士也不再多解釋,繼續道:“自此道家有了思想綱領,莊子列子等要把這等思想進行了延伸。
自此百家中的道家就發展成了黃老學說。
演變成了後來的道教,我們再來說說正一教和茅山道教的形成以及發展。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道家絕對不是道教。
從哲學上的“道“最後發展成探究氣,一,天,玄了,直白點說就是研究哲學往研究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和天文學方面轉變了。這算是最早的數理化研究工作者。
我們說完道家和道教,再來看佛教。
佛門最早起源於古印度,由釋迦摩尼所創立。這裡講個題外話。道家老子,佛門釋迦,儒家孔子都是公元前五世紀的人,也基本是在同一時期提出了他們的學說或者是道義。這不能不說是很巧合的事。
我們言歸正傳,所謂佛在古印度是“覺”也,就是開悟的人的意思,佛從印度傳入我國要追溯到漢代明帝時期,那時稱呼為浮屠教。
這邊丘院士正講得起勁,吳哲也聽得津津有味,雖然自己瞭解很多,但也從沒在大體的框架下,來梳理過這些知識。而下面的同學則是不管聽懂沒聽懂,反正覺著很高大上就是。這些完全是知識盲區,以後說出去唬人都行。
正在這個時候吳哲手機響了,還好開的震動。吳哲看了下是個不認識的電話號碼,就摁掉了。然後繼續響,連來了十多個電話。
這下吳哲也繃不住了,怕有什麼急事。趁著丘院士轉身寫板書時就偷偷接了起來,也有了前面為什麼會鬼頭鬼腦的講話了。剛想向袁教授解釋,丘院士轉過身就看到吳哲在接電話,實在是離得太近了。
“這位同學,對,就是接電話的同學。你來談談佛和道的理解。”丘院士語氣很平淡地說道。
“MMP,禍不單行啊!”吳哲心中暗罵了句。
吳哲趕忙結束通話電話站了起來道:“對不起,丘院士剛學院那邊的上課老師打了十幾個電話找我。”
“哦,為什麼找你?”丘院士隨口問了句。這下整得吳哲不知道怎麼回答了。
最後還是老實答道:“我逃課了!”
“呵。那倒是我的榮幸了,說說我剛提的問題吧!回答的好,你們學院那邊我去說。”丘院士笑著道。
“那行,我就談一點自己的理解,不對的地方您老批評指正。在我看來道家修性,佛家修心,儒家修行。”吳哲說完看了眼丘教授。
喲呵,連儒家也帶上了,丘院士也來了興趣,用眼光示意吳哲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