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衛王姓蘇,實非賈氏之子!(第2/4頁)
章節報錯
陳澤又問道:“今科士子呢?可有願意至楊柳詩社研讀詩詞的?”
燕王前不久成立了楊柳詩社,因為燕王對外以喜愛詩詞歌賦為著稱。
其實這就是結社,這一切在錦衣府的監視之下,因為礙於咸寧公主和宋皇后、端容貴妃的面子,並沒有取締。
事實上,燕王的身份不尷不尬,家事國事天下事糾葛在一起,賈珩也不可能不顧親情,對燕王無罪而誅。
莊懷德眉頭緊皺,眸光咄咄而視,問道:“殿下自研新學之後,朝中一些士子對殿下頗有微詞,殿下為何要淌這一趟渾水?反而損及了賢王之名?”
新舊之學的爭執,自乾德元年的鳳鳴三問之後,就斷斷續續,雖然新學打著“格物致知”的旗號,但仍被一些老學究詬病、攻訐。
說來說去,學派爭執只是表象,政治利益之爭才是本質。
陳澤英武、剛毅的面容上似是現出默然之色,道:“新學雖是賈賊倡導,但的確是於國社大有裨益的先進之學。”
哪怕是他將來當國秉政,也要倡導新學。
趙儀道:“但不利殿下籠絡人心。”
陳澤點了點頭,說道:“如果能夠積極投身於新學當中,借衛王手下之人為我所用,何同時對舊學之人給予懷柔手段,未嘗不能成就大事。”
莊懷德道:“殿下所言在理,衛王性情果毅,但手段向來酷烈,一旦犯了眾怒,那時候就是殿下收拾人心的機會。”
“正是此理。”陳澤點了點頭,然後目光逡巡過其他人,道:“天色不早了,本王也有些乏了。”
莊懷德和趙儀對視一眼,起身告辭。
……
陳澤說完此言,起身離開書房,返回後宅廂房。
這會兒,其妻周氏迎將上去,燕王妃那張明媚如霞的臉蛋兒上笑意溫煦,問道:“王爺,你回來了,臣妾給你煮了蓮子羹,王爺等會兒去喝點兒才是。”
其妻乃是前吏部侍郎周廷機的女兒,年芳十五,生的眉眼清麗,靈韻非常。
周廷機原是浙黨干將,後來在韓癀致仕歸鄉之後,改任太常寺卿,雖同為正三品,甚至成為九卿,但從含權量上而言,這種改任已是明升暗降。
而在乾德三年,賈珩讓內閣比照總理事務衙門改行官制,強化六部職能之後,對六部侍郎品級提升了一格,定為從二品。
而太常寺卿雖仍為九卿,但無疑更是多了幾許貶謫的意味。
陳澤目中現出認可,說道:“當真是有勞王妃了。”
周氏輕笑了下,也不多說其他,在陳澤的相陪之下,來到後宅中落座下來,起得身來,為陳澤斟上一杯茶。
陳澤問道:“岳父大人那邊兒最近在做什麼?”
周氏玉顏婉麗,聲音如飛泉流玉,輕輕柔柔,低聲說道:“父親他在大常寺,最近徵藏大軍的英烈祭祀事宜,父親也要負責操持。”
陳澤嘆了一口氣,感慨道:“岳丈大人他曾為吏部、禮部侍郎、如今屈居太常寺為一禮官,朝廷對賢才又是何其薄待?”
周氏道:“如今朝堂之上,已無當初簡擢父親的閣臣為其撐腰。”
陳澤面上若有所思,道:“岳父大人暫且蟄伏,來日總有大展宏圖之日。”
等他將來撥亂反正,登基踐祚,就可對岳丈一家進行重用。
周氏翠麗如黛的柳眉之下,那雙清冽如虹的美眸眸光深深,低聲說道:“王爺,父親他如今年歲大了,也不大在意這些。”
陳澤點了點頭,也不再多說其他,輕輕拉過周氏的纖纖素手,向著裡廂而去。
兩人正是新婚燕爾,蜜裡調油之時,可謂食髓知味。
……
……
大明宮,武英殿——
賈珩一襲黑紅緞面的蟒服,落座在殿中背靠明堂的椅子上,兩側左右列坐著內閣軍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