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府

廳堂之中,菜餚豐盛,香氣四溢,眾人圍繞著一張桌子敘話。

而坐在對面的甄晴,凝眸看了一眼陳欽,也不知為何,心神猛地一跳,裙下的腿悄悄伸出,也不知為何,恍若著了魔一樣,那隻繡花鞋向著那少年緩緩伸去。

賈珩心神微怔,連忙收回了腿,面上神色若無其事,開始拿起筷子,夾起碟子中的菜餚。

暗道,這個磨盤真是愈發膽大妄為,這如何能夠當著楚王的面?萬一被發現,那就是天塌地陷之禍。

而就在賈珩身側坐著的甄蘭,明眸瞥了一眼甄晴,又看了一眼賈珩,心頭不由湧起狐疑。

待眾人用罷午飯,開始落座品嚐起香茗。

楚王道:“子鈺,如今新政在諸省如火如荼,如是五年到十年,我大漢可能再造盛世?”

等他即位以後,定然毫不動搖地將新政執行到底。

賈珩點了點頭,低聲說道:“天下是看出欣欣向榮之貌,但外患未平,內憂隱伏,待到外患掃平,掃清吏治痼疾,我大漢就可再次迎來又一個盛世。”

楚王感慨了一句,低聲說道:“盛世啊…”

在青史之上,能稱為盛世的朝代也就寥寥幾個而已,而那些君主,哪一個不是明君英主,供後世君主傳頌?

說不得還能去泰山封禪?

當然,自從宋真宗檀淵之盟以後,前往泰山封禪以後,後世的皇帝都覺得太過丟人,再沒有去封禪。

賈珩道:“王爺,近來我想向聖上上疏,籌建相關工程學院,聘請匠師教授相關工藝,以備來日國內諸行業人才所需。”

與其從舊體制中挖掘一些思想開明的儒教官員,不如重新籌建學校,為大漢以後科技騰飛儲備人才,然後逐步滲透到官僚系統,從而改造整個官僚系統,從單純的儒學選官,到諸子百家皆可為官,為大漢的近代化、工業化鋪路。

這其實就是騰籠換鳥之策。

楚王微微頷首,說道:“如江南水師學堂一般,如果能培養出諸般人才,量才授官,也省的乏人才所需。”

甄晴聽著兩人敘說著,彎彎柳葉細眉之下的晶然美眸,明亮熠熠而閃,芳心也有幾許欣然莫名。

她似乎看到了將來的君臣議事一幕。

賈珩點了點頭,說道:“楚王殿下所言不差,凡世間百工,皆有所問。”

就在這時,外間一個嬤嬤,輕聲說道:“殿下,兵部派了令史過來,提及李閣老前往兵部查驗,請王爺去兵部一趟呢。”

楚王聞言,放下手裡的茶盅,輕笑說道:“子鈺在此稍待,我得去兵部一趟。”

賈珩點了點頭道:“王爺既是有事,天色不早了,我也先行告辭。”

楚王笑了笑,說道:“子鈺可多陪陪傑兒和茵茵,如是無事,回家倒也不急於一時。”

賈珩聞言,心頭不由為之“咯噔”一下,心神微動。

只怕甄晴這會兒已是虎視眈眈,想要生吞活剝了他。

甄晴也笑了笑,柔聲說道:“是啊,珩兄弟,說來那倭國海貿生意,我二叔也有幾處不甚明瞭,書信之中,託我想要向珩兄弟請教呢。”

這個混蛋,對她膩了是吧?

好不容易來一趟,也不多陪陪她,就這般急著想要走?

以往也不這樣,自從有了孩子以後,是不是就覺得膩了她了?

賈珩聞聽此言,面色明顯有幾許遲疑。

對甄晴倒不是膩,而是基於一種風險控制管理的方式。

而楚王這會兒見此,再次盛情相邀,笑了笑道:“子鈺,好不容易來一次,不妨多和茵茵待一會兒。”

甄蘭秀眉彎彎,臉上笑意嫣然,柔聲道:“珩大哥,我還想多陪陪茵茵呢。”

賈珩聞言,點了點頭,凝眸看向甄蘭,柔聲道:“那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