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府府衙後堂——

廂房之中,魏王則是與山東巡撫趙啟單獨敘話。

趙啟抬眸看向那青年王者,臉上笑容熱切不已,說道:“魏王殿下這次跟著衛國公,立了不少功勞。”

以趙啟的年紀,其實恰恰是需要投靠新主子的需要,來日如果魏王榮登大寶,也就有了入閣的機會。

這也是陳漢皇室禁止在乾坤未定之前,任由皇子出京的考量緣故,擔心在地方上拉攏官員,結黨營私。

魏王笑了笑,說道:“還好,這次陪著賈子鈺出征,也沒有立多少功,主要是增長了不少見識,賈子鈺文韜武略,讓人受益良多。”

趙啟恭維了一句,笑了笑說道:“衛國公的確能征善戰,乃是一位不世出得名將。”

這等封疆大吏,說話的確是滴水不漏,讓人各種舒服。

魏王陳然點了點頭,朗聲道:“趙中丞,自山東白蓮起事以來,如何?”

趙啟道:“餘孽方面倒不敢說徹底掃除,但已然銷聲匿跡,錦衣府衛目前也在派探事詳查。”

魏王陳然點了點頭,說道:“還是得嚴查,趙王餘孽襲殺皇室,可謂喪心病狂,決不能容許這樣的人繼續猖狂。”

趙啟道:“王爺所言甚是,眼下,山東府衛兵馬也在配合錦衣府衛,對這些歹人嚴厲清查,除惡務盡。”

魏王陳然輕聲道:“趙中丞乃當世名臣,這些小事,應不是什麼問題。”

趙啟苦笑一聲,搖頭道:“下官碰到白蓮逆黨附逆作亂,真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黴了。”

否則,以他在山東招怨推行的新政之功,此刻應該是入閣了才是。

魏王陳然道:“以趙中丞的能耐,縱是遇著坎坷,也能履險如夷,小王聽說了,這次推行新政,山東方面也在全國前五之列。”

趙啟唏噓道:“可惜是戴罪之身啊。”

魏王陳然恭維道:“父皇聖明燭照,應是看重趙大人之才的。”

而就在兩人敘話之時,外間一個僕人進入屋內,稟告說道:“殿下,楚王殿下來了。”

原來楚王陳欽先前去了北平經略安撫司解送一批軍械,算是與邊將交好,在半月之前,聽到衛國公率領軍兵從倭國返回,連忙率領一眾扈從,自邊關迅速而來。

楚王想的是,隨著賈珩一同返京,自己在後方坐鎮,操持軍械糧秣運輸的功勞,也能更顯眼一些不是。

不大一會兒,楚王陳欽在一眾扈從的陪同下,快步進入萊州城,然後在扈從陪同下,向著萊州府衙而去。

……

……

後院

正是傍晚時分,晚霞漫天,照耀在庭院之中,恍若為亭臺軒閣染上了一層金紅紗衣。

賈珩此刻伸手相擁著明正天皇,輕輕噙住麗人嬌小瑩潤的耳垂,低聲道:“興子,好了。”

明正天皇那張白嫩香肌的臉蛋兒之上,玫紅氣暈團團,美眸眯成一線,似沁潤著幽然霧氣,原地畫著圈,似仍有些貪戀賈珩的溫存。

聞言,輕輕哼了一聲,低聲問道:“賈君,沒有耽誤你的正事吧。”

賈珩道:“到了大漢,也沒有太多其他正事。”

就在兩人膩歪不停之時,卻聽得外間女官說道:“陛下,外間的人說,楚王有要事來見衛國公。”

賈珩伸手輕輕撫了撫明正天皇臉蛋兒上垂下的一縷秀髮,道:“我沐浴一番,去去就來。”

明正天皇輕輕“嗯”了一聲,道:“賈君去罷。”

賈珩也不多言,快步出了廂房,前去見楚王陳欽。

楚王陳欽此刻正在與魏王陳然敘話,哥兩個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樣。

楚王沉吟片刻,低聲說道:“魏王弟這次前往倭國,可見一些新奇之事?”

他雖然沒有如魏王一般在前線出盡風頭,但如果沒有他坐鎮後方排程糧秣和軍需,這場勝仗也難以打起來。

父皇應該不是識人不明之人,能夠看出他在戰事中發揮出得作用來,畢竟當初父皇同樣不是能征善戰的藩王,也一直在後方整備糧秣。

魏王陳然道:“倭國如今尚在諸侯混戰之時,他們的徵夷大將軍,掌握統帥兵馬,征討之權。”

就在兩人敘話之時,外間的僕人,說道:“衛國公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