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城,幕府宅邸

正是午後時分,賈珩與魏王陳然用過飯菜,正在與魏王隔著一方小几敘話。

魏王陳然面色微頓,思索片刻,清聲道:“僅僅靠我登萊水師數萬人,想要徹底掌控整個倭國,不大容易,還是得從國內開啟移民才行。”

賈珩搖了搖頭,道:“殿下,移民眼下不大容易,需要等商貿大興以後,國內百姓皆從海貿之中得利,百姓才能前往倭國開拓,經過三代之人的繁衍生息,那時就能化島夷為夏。”

如果強制移民也不是不行,尤其是番薯種植以後,解決了溫飽危機,再加上攤丁入畝,鼓勵人口生育,待國內人口暴漲以後,為了緩解人口壓力,就可大舉遷移至日本耕種糧田。

但這起碼要有二十年之功,經過兩代人的努力,才能改易。

也就是說,十年二十年才可能看到倭國國土之上,遍佈華夏之人,一般而言,等個五六十年,幾乎也就同化完畢了。

那時候,他大概也將近八十歲了,能夠繼續看護著整個東亞。

魏王陳然目光灼灼,讚道:“子鈺,真是雄心壯志,氣吞山河。”

賈珩道:“如不化夷為夏,倭夷自明時就有東侵野心,等有朝一日強大起來,還會騷擾我東南沿海。”

魏王陳然點了點頭,似是頗為認可賈珩所言。

就在兩人敘話之時,外間一面容剛毅的親衛快步而來,稟告說道:“都督,德川綱重來了。”

此刻,德川綱重領著幾個家僕進入廳堂,朝著那正中的兩人躬身行了一禮,說道:“末將見過衛國公。”

身後的家僕手裡抱著錦盒,其上正是德川家綱以及松平信綱的人頭。

值得一提的是,所謂介錯,是指有錯可介,為了防止不死,然後上前補刀。

賈珩抬眸看向德川綱重,默然片刻,聲音似有些低沉道:“將令兄好好安葬吧。”

德川綱重應了一聲,躬身一禮,說道:“勞煩衛國公轉告天皇陛下,德川家已經為江戶失守,皇室巡幸九州謝罪。”

“我會代為轉告的。”賈珩點了點頭,頓了頓,說道:“此事就這樣過去,接下來幕府中,除武職徵夷大將軍外,國王統攝全域性,可設關白一人,將下設六曹,判倭國民政事務,其他藩主則各歸藩屬之地,向國王覲見朝賀,陳奏軍政諸事,徵夷大將軍則需推選,由國王和我大漢駐日總督共同商議而定。”

大致就是中原王朝的那一套規制,只是分享權力,暫且維持一個多方共組權力的過程。

但他並不打算幫助倭國實現統一化,但仍要保持一定的號令職權,為以後平定遼東爭取時間。

德川綱重問道:“敢問衛國公,徵夷大將軍乃由諸藩大名推選,未知以何而選?”

賈珩想了想,道:“具體的細則,我會與後光明天皇商定,告知諸位藩主。”

德川綱重聞聽此言,朝著賈珩躬身行了一禮,並不多言,然後快步告辭離去。

待德川綱重離去,魏王陳然輕聲道:“子鈺,以為此法可能破解倭國諸藩聯絡,對抗我大漢?”

賈珩想了想,說道:“這本來就是權宜之計,等我大漢騰出手來,自能泰山壓頂,徹底解決倭國問題。”

魏王陳然聞言,面上若有所思。

卻說另外一邊兒,後光明天皇離了幕府議事廳堂,來到後院,去見其姐明正天皇。

明正天皇剛剛沐浴而畢,一頭秀鬱如雲的青絲綰起端美的髮髻,頭上彆著一根粉紅珠花玉簪,耳垂上掛著碧玉翡翠耳環,在燈火映照下,璀璨奪目,熠熠生輝。

明正天皇抬眸看向那菱花銅鏡之中的自己,柳眉彎彎,原本冰肌玉膚的容顏,此刻已是白裡透紅,眉梢眼角流溢著連自己都為之驚心動魄的氣暈。

這時,一個身形窈窕,著一襲碎花衣裙的女官快步而來,面上現出幾許欣然,說道:“陛下,天皇來了。”

明正天皇起得身來,抬眸看向後光明天皇,驚喜問道:“阿弟,你怎麼來了?”

“我是過來看看姐姐。”後光明天皇笑了笑道。

姐弟兩人平常就多有開玩笑。

明正天皇被後光明天皇帶著打趣的語氣弄得芳心生出一股嬌羞,似羞嗔說道:“我有什麼好看的。”

後光明天皇笑了笑,上下打量著明正天皇,柔聲道:“姐姐如枯萎之花得了雨露灌溉,比往日要漂亮了許多。”

明正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