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賈珩:在之後,就是馬踏江戶,永久駐軍……(第1/4頁)
章節報錯
朝鮮,光州
賈珩舉步來到書房之中,原本落座在茶几之畔的德川綱重,連忙站起,神情恭謹而肅穆,拱手說道:“衛國公。”
賈珩微微頷首,道:“德川四公子無須多禮。”
德川綱重面色悲痛,哀聲道:“衛國公,父親他…崩逝了。”
賈珩出於禮貌寬慰了一句道:“德川四公子還請節哀。”
德川綱重這時抬起流淌著眼淚的面孔,問道:“剛剛見外面人忙忙碌碌,衛國公打算出兵討伐女真?”
光州城中的戰爭動靜,自然引起了德川綱重的注意。
“女真多造殺孽,屠戮無辜,我天朝上國,乃禮儀之邦,弔民伐罪,是該派兵討伐。”賈珩沉吟片刻,低聲說道。
德川綱重目光炯炯有神,問道:“衛國公既是出兵,可否讓鄙人隨軍從徵,也好為大軍指明地理?”
賈珩道:“正需德川家四公子為嚮導,前方引路。”
有這麼一位德川家的公子隨行,對倭國境內的情況也能有所瞭解,不說其他,僅僅是輿圖地理,也能有所瞭解。
德川綱重聞言,心頭的悲傷驅散了一些,朝著賈珩鄭重拱了拱手,然後面色悲慼,告辭離去。
待德川綱重離開,魏王陳然從廊簷下快步進入廳堂,朗聲道:“子鈺,方才那位是德川家的人?”
賈珩點了點頭,說道:“是德川綱重,我打算用其為嚮導,倒是能省卻不知多少工夫,或可收先前李道順領兵馬帶路之效。”
如果沒有李道順,這次朝鮮攻略根本不可能這麼如此輕而易舉。
魏王陳然點了點頭,欣然說道:“有這麼一個對倭國知根知底的人,倒也是一樁好事兒。”
這段時間的隨軍從徵經歷,也讓這位魏王心智開闊,見識增廣。
賈珩道:“現在出兵,倒也不遲。”
而後,賈珩率領江南大營水師以及登萊水師,也不多作耽擱,兵分幾路,向著倭國浩浩蕩蕩登陸。
……
……
話分兩頭兒,此刻鰲拜與阿濟格則是率領兵馬席捲了整個倭國,率領重兵直撲江戶,準備一鼓而下。
此外,另外一支兵馬則是撲向京都,因為京都是天皇所居。
京都,皇居,御常御殿
此代的天皇是明正天皇的異母弟後光明天皇,而明天皇則成為太上天皇,暫時居住在皇居。
這位女皇是德川家康的外孫女,即位之時,年僅五歲,閨名興子,在位十四年,在七年前將皇位讓位給異母弟素鵝宮親王。
此刻,這位曾經的女天皇,年紀二十六七歲,著一身櫻紅寬大宮裳,腰間纏繞著一根絲織青白鳳紋腰帶,一頭秀鬱如瀑的青絲,梳理成綹,綰成雲髻,眉眼如畫,容顏秀美。
此刻,這位明正天皇坐在一張榻榻米上,而從雕花軒窗上洩落而下的日光照耀再到那張白皙如玉的臉蛋兒上,恍若蒙上一層流光溢彩的金色光影。
而那張白璧無瑕的臉蛋兒,氣質更多是清純、寧靜的氣韻,而兩道彎彎秀眉之下,明眸瑩潤如水,恍若倒映著圈圈漣漪清波。
一旁的書架上,正自放著刻印經文的書籍,日光斑駁陸離,灑落在書籍封面上,細細碎碎。
這時,一個衣衫明麗,玉容嬌俏的女官,快步進得宮中,朝著那坐在榻榻米上的麗人,盈盈福了一禮,柔聲道:“陛下,侍內大臣說,女真人要打過來了,需離得京都,天皇在前殿等您。”
正在看書的女子轉過臉來,所謂回眸之間,那張白膩如雪的臉蛋兒,在日光照耀下,清純中帶著一股夢幻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