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宋皇后:不是,他怎麼能?不行,不行……(第1/5頁)
章節報錯
不妨讓時間稍稍倒退一些,就在賈珩在綴霞宮與宋恬共度上元佳節之時,神京城中的吳貴人家也在迎接省親。
神京城,吳府
此刻,自大門而至儀門、二門,一路燈火,火把如龍,映照得廳堂燈火輝煌。
明淨如洗的星空天穹上,一輪皓白明月朗照大地,明耀如練的月光,輕輕灑落在大地上,靜謐無聲。
伴隨著紙屑紛飛以及硝煙瀰漫,鞭炮聲噼裡啪啦響起,庭院廊簷前懸掛的一隻只燈籠隨風搖曳不停。
吳貴人在宮女的伺候下,從轎子中出來,那碧玉斑斕的滴翠玉冠下,明額上流蘇輕覆,而麗人容顏明媚,肌膚勝雪,在上元佳節的燈火映照下,愈見華豔生光。
“娘娘,到了。”女官道。
這時,吳家眾誥命夫人在吳天佑的誥命夫人的帶領下沿著一條鋪就得紅地毯相迎,吳夫人看向那麗人,聲音歡喜明淨,輕聲道:“見過娘娘。”
說話之間,眾人將那麗人迎至一座專門用來舉行慶典的殿中,此刻燈火如晝,花燈彤彤。
吳貴人落座下來,接受下方一眾誥命夫人的賀禮。
“我等見過娘娘。”下方諸誥命夫人開口說道。
吳貴人將清冷目光掠過在場一眾誥命夫人,一時間,神情就有些恍惚,丹唇微啟,說道:“都平身吧。”
雖然易容成了這吳貴人,但因為已有五六年未曾出宮,對眼前吳家一眾媳婦兒和誥命夫人並不相識。
好在這位麗人心智超群,已從不少滿頭珠翠的誥命夫人當中,透過站位以及命服顏色,大致瞧出哪一位是吳貴人的母親。
這會兒,眾誥命夫人緩緩近前,哭泣而望。
吳貴人則起得身來,攙扶著滿頭銀髮的吳夫人,說道:“母親,今日是佳節團聚,共序天倫的日子,如何哭了起來?”
相比元妃省親之時的淚光朦朧,這位麗人臉上並未掛著淚痕,聲音雖以低沉、哀慼,但似乎仍帶著幾許刻意。
吳夫人頭髮灰白,伸手抹著臉頰上之上的晶瑩珠淚,柔聲說道:“一晃五六年未見,你在宮中也不知過得如何。”
吳貴人柔聲道:“在宮中還好,宮中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對女兒很是照顧。”
相比“沒有多少意趣可言”的元春,吳貴人看眼前一眾吳家誥命,自然也沒有多少感情。
而後,一眾誥命寒暄著。
吳貴人與吳夫人敘話,一直到三更天時分,這位麗人也在宮中內監的催促中,緩緩出了吳府,在眾轎伕的抬轎之下,向著宮苑而去。
此刻,街道兩側的燈籠隨風搖曳,流瀉而出的橘黃光芒如水一般浸染過竹簾,照耀在麗人瑩潤如玉的肌膚上,而在明暗交替之際,燈火似乎穿透了眼角的人皮面具,在臉型上依稀可見一二許秦可卿的輪廓。
吳貴人或者說白蓮聖母,輕輕挑開簾子,清幽的目光看向那宮苑之上“嗖嗖”而起的煙火,櫻唇瑩潤微微,最終幽幽嘆了一口氣。
……
……
光影交錯,猶如一本泛黃封皮的時光之書“刷刷”翻過,時間又再次來到崇平十七年的二月初。
春寒料峭,晚風寒冷。
金陵,寧國府
暮色四合之時,迷離燈火映照出寧國府的桐油金漆匾額,伴隨著“噠噠”的馬蹄聲,賈珩也重新返回了寧國府。
“大爺回來了。”晴雯抬眸看向那花廳中的少年,驚喜說道。
賈珩笑著看向亭亭玉立的少女,目光在晴雯那張秀麗的臉蛋兒上盤桓了下,輕聲說道:“你準備點兒熱水,我等會兒還有些事兒。”
隨著他接近金陵城,那種對甜妞兒的思念,倒也愈發強烈起來,等會兒先去看看甜妞兒。
晴雯一邊兒提起茶壺倒茶,一邊兒柔聲說道:“大爺,這是從哪兒回來的?”
賈珩接過晴雯遞來的茶盅,問道:“安慶府,最近這段時間,家裡怎麼樣?”
晴雯眉眼含笑,柔聲道:“挺好的,雪都化了,幾個姑娘今個兒還放著風箏呢。”
相比賈珩每天帶回來一身脂粉香氣,這種自外間風塵僕僕,風餐露宿,無疑更讓晴雯心頭安寧許多。
賈珩輕輕拉過少女的素手,笑問道:“你放風箏了沒有。”
晴抿了抿粉唇,輕聲道:“放了。”
然後那少年湊近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