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宋皇后:只是鳳凰困於牢籠,不得唳鳴於九天……(第1/4頁)
章節報錯
翌日,崇明沙衛港
“咚咚!!!”
密集如雨點的鼓聲撕開了初冬清晨的薄霧,大批桅杆高立、高有三層的樓船在巡船的扈從下,出得衛港,揚帆起航。
身穿大漢紅色鴛鴦戰襖,外罩盔甲的水師將校登上戰船,乘風破浪,開始向茫茫大海進發。
賈珩此刻身在一艘裝備有的紅夷大炮的旗船之上,舉目眺望向東方天際的金紅霞光,此刻寒風吹拂在臉上,臉頰多少有些生疼。
目光眺望著周圍的一艘艘戰船,江南水師大概有一百多艘戰船,此刻兵卒兩三萬人,比起氣勢洶洶的朝鮮水師,在兵力上相對劣勢。
自當初海戰之上,江南大營水師驅逐多鐸以及海寇之後,提拔了大量將校進入江南水師學堂學習。
經過這麼長時間過去,已經有四批學員,在水師之中已經開花結果,漸漸散開,如果在後世史學家研究,當有江南系之稱。
嗯,其實賈珩手下的勢力分佈,漸漸形成幾大版塊兒,如京營系、錦衣系,前者與水是軍方的山頭,而後者是情報系統。
至於史家兄弟乃至王子騰等人,並非核心部眾,猶如白、李二人之於光頭。
等到上午時分,高懸於天穹太陽照耀,天穹霧氣散去,而海浪不停拍打著船隻,發出唰唰之聲。
賈珩也終於來到了戰書上所定的海面上,此刻放眼望去,天空蔚藍,海天一色。
一方因人多勢眾,一方趁火銃之利,此刻在海上對峙,少了幾許調兵佈陣的詭詐,有了幾許堂皇的會戰之意。
賈珩拿出單筒望遠鏡,眺望著遠處朝鮮水師的戰船,戰船與巡船二三百艘,如果再加上一些蚱蜢舟船,密密麻麻,星羅棋佈。
僅僅從兵力而言,江南水師此刻僅有兩萬五,再加上江北的部分步卒兵馬,大概也就在三萬人。
而女真人則在五萬多人,兵力上的確要吃一些虧。
賈珩拿著單筒望遠鏡看向遠處,下令道:“下令,一進入射程,即刻開炮,不與朝鮮和女真水師近身纏鬥!”
相比試探攻擊之時,女真和朝鮮水師丟掉了兩座巡船,此刻的紅夷大炮的密度更大,能夠造成的殺傷更多。
登萊水師的戰法其實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的近船水戰,而紅夷大炮的存在,已經部分接近了熱火器的灼熱硝煙。
豪格在旗船之上,這次水戰主要還是崔道成這位水師總管來指揮,崔道成年近五十,臉上有著朝鮮人的小眼睛、鞋拔子臉,但對水師的指揮經驗十分豐富,吩咐著手下人搖動令旗。
隨著令旗搖動,鼓聲也隆隆而響,朝鮮水師以及女真正藍旗旗丁操舟,向著遠處的旗船抵近。
整個朝鮮水師從原本分散的戰鬥陣列,變得更為疏散,以此躲開漢軍水師的紅夷大炮集火。
但縱是如此,在逐漸接近漢軍的水師戰船以後,頭一波紅夷大炮轟擊,仍有不少船隻中得炮銃,在原地四處打轉。
而豪格身旁的阿巴泰,低聲道:“漢人火器太過犀利,不宜硬拼。”
豪格目光緊緊盯著那懸掛著“漢”字旗幟的戰船,輕輕擺了擺手,說道:“讓我們的船隻抵近,與漢人船隻近身廝殺!漢人不是我們大清勇士的對手!”
豪格所依仗的就是,正藍旗精銳兵丁作戰勇猛,在先前與登萊水師的對戰中,無疑也證明了這一點兒。
保齡侯史鼐手下的登萊水師與朝鮮水師交手,可謂傷亡慘重,如果不是依託衛港,使女真以及朝鮮水師不敢大批抵近,只怕戰況更為慘烈,而正藍旗的精銳旗丁卻傷亡較小。
而此刻,漢軍經過幾輪紅夷大炮炮轟之後,隨著朝鮮水師戰船的躲閃以及提防,丟下十幾艘戰船以後,漸漸戰果寥寥,雙方又接近了傳統的水戰模式。
接舷、跳蕩。
除卻戰船、巡船的互相相撞,更多還是小船的逐漸接近,然後透過鐵索鉤向大船,試圖以近戰武勇來抵消漢軍的火器優勢。
因為這種小船在海上更難瞄準,紅夷大炮打小船,也太過浪費炮彈。
但漢軍水師船上的官兵則迅速改以弓弩、火銃遠遠而射,尤其是燧發槍以及火繩槍,一發發硝煙瀰漫之間,遠處的小船上就有不少軍兵中彈而亡。
而小船上身穿藍色泡釘甲的正藍旗精銳,倒也無愧精銳之名,悍不畏死,手持一面面鐵皮盾牌逐漸接近,有一些已經攀爬上船隻,開始與漢軍廝殺。
雙方軍兵操舟迅速抵近,不大一會兒,就聽得“乒乒乓乓”的兵刃相擊聲音傳來,金鐵之聲清脆悅耳,繼而是喊殺聲震天而響。
鮮血染紅了整個浪濤滾滾的海面。
此刻,從整個高空向海面下俯瞰,紅夷大炮不時發出隆隆巨響,凡中得大炮的戰船和巡船相繼被擊中,漸漸沉入海洋,而大批朝鮮水師則以小船眺望其他的戰船。
賈珩此刻手中拿著一柄雁翎刀,面色沉靜,冷冷看向漸漸抵近而來的女真戰船。
這個時候,自然還沒有等到他出手的時候。
以單筒望遠鏡四下遠遠看去,可見整個海面戰場,漢軍雖然落了一些下風,但依仗著火銃之利,仍是遠遠壓制著朝鮮水師,不使其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