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豪格:此人,我豪格必殺之!(第1/4頁)
章節報錯
草原之上,秋風蕭瑟,氣候漸冷,篝火已經點起,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宛如簇簇星火。
噶爾丹問道:“父汗,咱們現在怎麼辦?”
巴圖爾琿道:“先回城,我要與衛拉特、哈薩克、葉爾羌的同族之人召開聯盟大會,共抗漢人,此外,還有藏地,女真人都聯絡好,要共擋漢人的進掠。”
此刻的巴圖爾琿也走到了如平行時空面對滿清剿滅察哈爾蒙古的局面,召開諸部封建主大會,共抗滿清。
而此次的主角改換成了陳漢。
噶爾丹道:“父汗放心,我們這麼多人聯合起來,肯定能打敗漢人的。”
巴圖爾琿卻沒有說話,似乎仍沉浸在敗師喪子之痛中,或者正在舔舐傷口,臥薪嚐膽。
……
……
此刻,清國,盛京城
自天氣進入九月中旬以來,遼東溫度漸低,一場又一場的秋雨淅淅瀝瀝落在遼闊的遼東大地上。
如此刻宮苑殿宇之上的一片片黃色琉璃瓦宛如覆蓋一層茫茫雨霧,水珠在屋簷上匯聚成涓涓細流,砸在青磚上,浸潤的溼漉漉的。
顯德殿,傍晚時分
一方漆木高几上,燭臺橘黃而明亮,將一個身穿蟒袍,脖子戴著一串兒東珠的中年王者身影投映在身後的書櫃和畫軸上。
淺藍琺琅瓷的瓶子則在燭火映照下,熠熠閃爍,似能倒映人影。
多爾袞坐在內書房,凝眸看向手中的奏疏,眉頭緊皺,低聲道:“紅夷大炮,必須得自己造出來。”
如果只買不造,縱然花多少銀子都不夠,還有炮彈這些,打掉一顆少一顆。
多爾袞這般想著,提起硃筆,在奏疏上批閱交予戶部撥銀,工部籌措漢人匠師,坐船南下學藝。
自從平安州一役後,清國高層痛定思痛,就打算引進紅夷大炮,但奈何夷人獅子大開口。
自從皇太極薨逝下葬以後,清國高層在經過一系列內鬥以後,在代善的調解下,終於達成妥協,由福臨即位,多爾袞擔任攝政王,處置內外軍政。
就在這時,一個身形豐腴款款,一頭秀髮梳著小把頭的麗人,從外間進來,那張豐潤玉顏上滿是溫婉、明麗之色,尤其那雙明媚的大眼睛,睫毛長而彎彎,一雙眼眸好似黑色珍珠,柔情盈盈。
“十四弟,我熬了一些銀耳蓮子羹,十四弟可以嚐嚐。”莊妃舉步進入殿中,輕聲道。
多爾袞凝眸看向莊妃,目光有些別樣意味,笑了笑道:“嫂子的手藝,我可得好好嚐嚐。”
莊妃拿過大湯匙,攪動著冒著熱氣的湯碗,柔聲道:“我給十四弟舀吧。”
多爾袞笑了笑,道:“我自己來就好。”
說話之間,接過過湯碗之時,手指不經意間碰到那光滑如凝脂的肌膚,心湖中漣漪圈圈盪漾而起。
莊妃臉頰染緋,嬌軀微顫。
多爾袞剛吃了幾口粥,殿外一個內監快步進來,尖細的聲音響起:“王爺,英親王說有緊急軍情奏報。”
多爾袞連忙放下湯匙,道:“嫂子,我得去看看。”
“去吧。”莊妃美眸瑩瑩如水,粉唇抿了抿,柔聲道。
其實,最近這段時間,豪格不停在盛京城中派人大造流言,說莊妃與多爾袞暗通款曲,甚至皇太極的死就是多爾袞與莊妃暗中策劃,為的就是讓福臨即位,多爾袞攝政。
不得不說,這對多爾袞造成了一些心理包袱。
現在的二人還沒有到多爾袞“咆哮”,大玉兒“無聲流淚”的地步,仍停留在發乎於情,止乎於禮。
畢竟,皇太極屍骨未寒不久。
值得一提的是,大玉兒還沒老到“我孝莊”的時候,三十多歲,風華正茂,顏值還是很能打的,布木布泰的蒙古大媽之說,有待商榷。
就在大玉兒怔望之時,一個身穿藍色衣裙的麗人,挑開嘩啦啦的珠簾,進入書房,柔潤如水的聲音喚道:“妹妹。”
莊妃扭過特意施過粉黛的俏臉,凝眸看去,笑了笑問道:“是姐姐啊。”
兩人為同胞姐妹,初始海蘭珠得寵,但因為一直無子,在皇太極上了年歲以後,也漸漸失了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