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賈珩:得,這還有個吃醋的……(第2/4頁)
章節報錯
帳中其他部將扈從,紛紛哈哈大笑。
青海古稱河湟之地,歷代為羌胡雜居之所,及元亡之後,前明肇立,建置塞外四衛,正德、嘉靖年間全失,明軍全面退守嘉峪關以東,西域廣袤國土不復為中原正朔王朝所有。
陳漢因襲前明,在太祖、太宗年間主要是掃清前明宗室以及遺老在西北和巴蜀之地的反抗,並未涉足河湟。
等到陳漢太宗末年,隨著定國日久,天下漸安,陳漢中樞也曾致力收復塞外四衛,進兵西域,但蒙古殘餘部落盤踞在青海,一直未能成行。
等到隆治年間,遼東大敗之後,漢廷國力大損,在邊防上也採取了全面收縮的國策,更無力攻略青海之地,乃至收復更遙遠的西域。
現在的西域為準格爾汗國佔據,而和碩特蒙古在平定青海之後,也建立了和碩特汗國,顧實汗已經領兵征討藏地。
可以說,如今的陳漢西北方向在一種微妙的平衡局勢中,但時間一長,定然不穩。
就在帳中觥籌交錯,酒酣耳熱之時,一個身形魁梧,面容雄闊,塌鼻大嘴,頜下蓄著絡腮鬍的漢子大步進入帳篷,抱拳道:“臺吉,女真的嶽託郡王來了。”
多爾濟點了點頭,放下酒杯,道:“請他們過來。”
須臾,嶽託領著幾個身形昂藏的漢子,進入帳中,朝著多爾濟行了一禮,說道:“尊敬的臺吉。”
嶽託已經來了有幾天了,多爾濟一直好吃好喝地招待著。
多爾濟笑著頷首道:“嶽託臺吉,還請上座。”
嶽託道了一聲謝,然後就近而坐,僕人倒上葡萄酒。
多爾濟笑道:“前日聽閣下所言,猛安派兵奪下了海晏,收攬牛羊穀物、金銀珠寶不計其數。”
嶽託面色淡然,微笑道:“臺吉,這只是小打小鬧,不值一提,西寧剛剛易主,漢人正是人心惶惶之時,如能奪下西寧,以其為都,進逼中原,那時何愁不能再現黃金家族的榮光?”
多爾濟聞言,卻搖了搖頭,說道:“父汗臨行之前,再三叮囑過,不要與漢人發生太大沖突,先前只能算是試探,佔住海晏,已是莫大一步。”
“可漢人未必坐視海晏失陷,漢人在不久前剛剛取得一場大勝,勢必野心勃勃地向西域開拓,收復漢唐故地。”嶽託笑了笑,說道。
多爾濟道:“此事太過遙遠了,真到那時再作計較不遲。”
這時,多爾濟手下一個大將放下酒盅,笑道:“聽說你們在東邊兒剛剛吃了敗仗,縱然漢人收復故土,也是先朝遼東動手。”
多爾濟眉頭皺了皺,手中拿起盛放著葡萄酒的杯子,面上聲色不動,觀察著嶽託的反應。
這段時間,隨著與嶽託接觸,嶽託的果敢、幹練給多爾濟留下了深刻印象,產生了幾許惺惺相惜之意。
嶽託道:“未必!我國雖然大敗,但國力不損分毫,帶甲之士數十萬,漢廷根本不敢追擊,反而是西北青海諸部,如一團散沙,如漢人在西北用兵,大概會取得大勝,我家皇上正是擔憂青海蒙古為漢廷攻破,這才派著我來與臺吉共商抗漢大計,阻遏漢軍東擴。”
多爾濟眉頭舒展開來,說道:“西寧最近倒不像是出兵的樣子。”
自從拿下海晏城以後,多爾濟也留意著西寧府的動靜,但見一片安靜,倒也漸漸放下心來。
繼續馬照跑,舞照跳。
嶽託卻勸道:“臺吉,漢人有句話說得好,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如今和碩特在青海周邊放牧,隨時可以未必湟源、西寧,漢軍定然會出兵收復。”
就在眾人議論著之時,忽而帳篷外傳來戰馬的嘶鳴聲,在繁星點滿夜空的寂寂夏夜,傳至遠處。
“臺吉不好了。”一個頭發扎著三股辮子的矮個兒漢子,小跑著進入帳篷,面色惶急道:“猛安領著人回來了。”
猛安就是佔據海晏縣的蒙古大將,原本領著五千兵馬在海晏駐紮。
不大一會兒,身形肥胖的猛安進入軍帳,胖乎乎的臉龐上見著血跡和汗水,道:“臺吉,漢軍大兵攻打了海晏城,已奪回了城池。”
多爾濟霍然色變,虎目迸射精光,說道:“怎麼回事兒?”
猛安上氣不接下氣,敘完海晏失守的情況,道:“漢軍大批湧來,城池又小,我軍不是對手,只能棄城而逃,還望臺吉恕罪。”
多爾濟聞言,面色陰沉不定,說道:“漢軍竟真敢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