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八章 多爾袞:皇兄屍骨未寒,他怎麼能……(第1/4頁)
章節報錯
時光匆匆,不知不覺就又是兩天時間過去。
賈珩這一日在北平府官署中辦理公務,小吏稟告,新任宣府總兵王子騰以及薊鎮總兵戚建輝行至北平府,等著賈珩面授機誼。
此刻,前院廳堂之中,王子騰與戚建輝隔著一方小几相對而坐,茶几上的茶盅熱氣嫋嫋,清香四溢。
王子騰此刻面色恍惚,心情就有些複雜。
他已經聽到了,這次能夠保舉為宣府總兵,是因為賈子鈺的舉薦,想起昔日之齟齬,心頭終究嘆了一口氣。
賈史王薛四大家,畢竟同氣連枝,打著骨頭連著筋。
如今四大家族顯然以賈家為尊,一如既往吶。
過了一會兒,伴隨著一道道腳步聲次第響起,賈珩在陳瀟以及錦衣府衛的扈從下,從廊簷下來到廳堂。
王子騰雖然想要抑制了一下,但仍是忍不住起得身來,向著那少年看去,與一旁的戚建輝抱拳見禮。
賈珩伸手相扶,輕聲說道:“兩位將軍快快免禮。”
然後看向兩人,語氣溫和幾分說道:“兩位的兵部告身,想來也收到了,宣府和薊鎮都為邊關要地,能否保證邊防不被女真再次突破,悉在兩位肩上,職責重大。”
戚建輝點了點頭,出言應是。
賈珩道:“我知宣府至薊鎮兩地防線綿長,關隘、堡壘比比皆是,易攻難守,但難守也要守,兩位將軍到了地方後,首要是整飭邊務,堡壘、關隘要了然於心,兵力部署要做到重者恆重,同時也不忘留下機警,兵員上都要做到實兵實餉,朝廷這二年會嚴查吃空額一事。”
經過京營,江南江北大營的整飭,朝廷對吃空額的態度基本明確,就是嚴懲不貸。
而王子騰與戚建輝剛為邊將,顯然不會這般,而且他每年都要不定期的查邊幾次,核定兵額,視察防衛工作。
兩人點頭稱是。
賈珩道:“此事就這般,前些時日,我做了一個薊鎮的關隘、堡壘探察圖冊,稍後,讓錦衣府衛給戚將軍拿去觀閱,以做借鑑。”
戚建輝抱拳道:“末將遵命。”
“戚將軍到了薊鎮,也要對每一處關隘實地走訪,做到心頭有數,根據實地情況部署防控兵力。”賈珩又神情鄭重地叮囑道。
如果他親自坐鎮薊鎮,那保證胡人再不敢從薊鎮突襲至河北等地。
但他註定不可能離開中樞權力核心。
待對兩將耳提面命之後,已是近晌時分,賈珩剛要起身,就在這時,外間一個府衛說道:“都督,京中天使來了。”
賈珩面色詫異了下,大致也猜到了天使來意,也不多言,在一眾府衛的簇擁下去迎接聖旨。
果然,天使前來就是催促著賈珩回京,崇平帝已經再次催促著賈珩回京。
主要從戰事開啟,到戰事收尾,大概也拉扯了三四個月,而京營在邊關靡費不少,而且崇平帝也想見見賈珩,商辦賜婚一事。
賈珩接完上諭,一邊兒吩咐人帶著那面帶倦色的內監前去歇息,一邊兒看向一旁的陳瀟,溫聲說道:“收拾收拾,這兩天就回京。”
其實這兩天已經派人知會謝再義,開始準備撤軍事宜的前置準備工作,另外也知會大同方面的蔡權和汝南侯衛麒。
陳瀟點了點頭,說道:“京營這邊兒兵馬不多,已經開始準備了,只是大同方面的察哈爾蒙古怎麼辦?”
賈珩道:“自是一同進京面聖。”
察哈爾蒙古怎麼也可以說是外番,這種四夷賓服,萬邦來朝的景象,向來為中原王朝皇帝欣喜樂見。
“他們想奪回舊地,仍在原來地方放牧,而且漢蒙習氣不同,也不便強行融合一起。”陳瀟秀眉蹙了蹙,提醒說道。
這蒙古騎軍的戰力不低,在大漢有沒有根基,如果為他收攬麾下,真到事急之時,或有著大用。
相比之下,京營在緊急之時,未必濟事。
賈珩說道:“這個倒是不難,現在女真已經大舉撤軍,原本的集寧海子可以放牧,他們的部卒放在大同、宣府城外放牧,設立行政官署,分而治之,朝廷可以自由貿易,但族中丁壯要募訓為騎軍,隨我大漢京營騎軍出征。”
其實這也是平行時空的清朝,對察哈爾蒙古的處置方式。
陳瀟點了點頭,說道:“那也好。”
她得想個法子,怎麼能幫他收攬察哈爾蒙古呢?
賈珩看向陳瀟,面現思索之色,說道:“瀟瀟,我記得北元的傳國玉璽,尚在察哈爾蒙古手中,等回京之時,可否勸其獻出玉璽歸附。”
相比臣服滿清,投降漢廷的好處自然不用說,起碼額哲的母親不用再嫁,老蚌生珠。
而傳國玉璽歸於朝廷,天子肯定龍顏大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