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 賈珩:皇太極來了……(第2/4頁)
章節報錯
李紈看向秦可卿,貝齒咬了咬粉唇,宮裡又在賞賜東西了。
這就是妻憑夫貴。
鳳姐笑了笑,說道:“這宮裡過來給著賞賜,我們也瞧瞧這次又是賞賜著什麼好物件。”
也不知什麼時候能給她賞一身誥命服。
眾人說話之間,出了廳堂。
而後,眾人慶祝了一晚,一直到半夜方散。
重華宮
比之去歲安順門閱兵之時,面容和身形明顯蒼老了幾分的太上皇,手裡捏著崇平帝讓戴權遞送而來的奏疏,閱著其上文字,久久無語,心緒激盪不已。
一戰而滅鑲藍旗四千餘精銳,合計殲敵八千餘人,這是幾十年都未有過的大勝。
馮太后端過一碗米粥,柔聲說道:“那賈珩打仗還是有能耐的,到了邊關先打了一場勝仗,想來後續也能取得大勝。”
太上皇平復了心情,緩緩放下奏疏,蒼聲說道:“這仗勝的險啊,四萬騎軍打一萬人,勝的不容易,朕就怕年輕人得了勝以後,再輕敵冒進,如是先勝後敗就不好了,好在這奏疏之上,賈子鈺還是老成持重的。”
二十多年的那場遼東之戰,可以說是這位太上皇心頭的一塊兒心病,別的事都不關注,但這場遼東之戰卻格外留意。
馮太后就近而坐,輕聲說道:“賈子鈺是比較持重一些,荔兒還提起過,想著將嬋月那丫頭許配給他。”
太上皇接過稀粥,小口食用著,低聲道:“還有這回事兒?晉陽她那一個女兒寶貝的給什麼似的。”
馮太后輕聲道:“再寶貝,總是要嫁人的,說來荔兒這孩子一晃也這麼多年了。”
晉陽長公主守寡之後,馮太后也曾想過給晉陽長公主張羅新的駙馬,但都為晉陽長公主所拒。
太上皇道:“她性情有些像她兄長,執拗的很。”
馮太后聞言,手中湯匙一頓,也不再言語。
“再去催催雍王。”太上皇面色微頓,對著一旁侍立的內監,低聲說道。
那內監應了一聲,匆匆轉身而去。
不大一會兒,崇平帝與軍機、閣臣議完政事,來到重華宮外,向著坐在御榻之上的太上皇,行禮說道:“兒臣見過父皇。”
太上皇打量著崇平帝,見其身形瘦弱,面容憔悴,心頭難免嘆了一口氣,說道:“免禮吧,這上面奏疏說永寧侯已取得勝利,後續是怎麼調兵?是趁勝追擊,還是什麼別的。”
崇平帝道:“奏疏上提及到,女真精銳大部未失,子鈺不願以硬碰硬,應該是打算接應了額哲以後,派出兵馬返回大同。”
太上皇沉吟片刻,說道:“這賈子鈺是個心裡有數的,如四萬京營精銳對上一萬,勝的艱辛,女真還有其他幾旗精銳,還是穩妥一些為要,先勝後敗的戰例,青史之上數不勝數,縱然此戰過後,大漢謹守城池不出,也沒有什麼。”
如今的大漢真的經不起一場大敗了。
崇平帝點了點頭,算是應允而下。
太上皇沉吟片刻,說道:“那個奴酋皇太極狡詐無比,在草原之上,我大漢地形不明,想要取勝,除非以多打少,否則幾乎不可能。”
崇平帝此刻在內監的引領下落座下來,說道:“父皇放心,子鈺心中已有通盤謀劃。”
太上皇道:“永寧侯是個好的,身上沒有年輕人的浮躁之氣,有開國時候和太宗時候那些名將的氣魄,你將來要大用。”
崇平帝道:“本來也是要大用的,賈子鈺不僅長於軍略,還在政事上頗有真知灼見,幫著辦了不少政務上的事兒。”
“這般一說,還是全才了。”太上皇目光凝了凝,低聲說道。
這時,見著父子兩人敘話,馮太后目中現出一抹複雜之色,離了殿中,向著外間而去。
太上皇嘆了一口氣,道:“我垂垂老朽,也沒有多少光景了,身後之事已不由我,而有生之年也看不到收復遼東,一切都要靠你了。”
崇平帝默然片刻,沒有說話。
太上皇忽而看向崇平帝,開口說道:“我知道你心中有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