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二章 賈珩:盡力謀之,不可強求(第2/4頁)
章節報錯
在場諸將聞言,都紛紛立座起身,向外迎去。
只見大批雄赳赳氣昂昂的漢軍,列隊整裝而入,為首之人是騎在駿馬上的蟒服少年,身上披著一襲暗紅色披風,腰間按著一把寶劍,正是大漢天子御賜之天子劍。
衛麒定定看向來人,剛毅面容之上現出幾許複雜,領著一眾將校,拱手說道:“我等見過大將軍。”
此刻,蔡權緊緊盯著那少年,濃眉下的虎目中滿是崇敬之色,道:“末將見過大將軍。”
賈珩在馬上並未下來,說道:“諸位將軍都免禮吧。”
也不多言,領著一眾將校進入大同軍鎮。
來到總兵衙門的帥案之後落座,風塵僕僕的冷峻面容上,笑意微微地看向下方的諸將,說道:“平安州一役,奴酋授首,敵寇大潰,女真暫時已無南侵之力,唯北平府仍有胡寇肆虐,謝再義部可有軍情傳來?”
衛麒面色振奮,說道:“回大將軍,宣化方面已經分騎軍與謝鯨將軍前往居庸關,猛攻關城,這幾天應該已經拿下居庸關。”
女真入居庸關以後,留了兩千精銳留守關隘,相比漢軍漢將毫無防備的丟下險關,女真兩千精銳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與從懷來縣直逼進關城的謝鯨以及蔣子寧兩軍展開鏖戰,雖死傷慘重,仍然不退。
而佟圖賴的漢軍旗增援居庸關,女真兵馬一時守城兵馬近萬,謝鯨等人猛攻不克。
至於謝再義本人,留下副將鎮守宣化以後,見居庸關易守難攻,則是與龐師立繞路至北平府北方的關隘,增兵援守,打算圍堵女真的兵馬。
賈珩沉吟片刻,冷聲道:“女真的豪格、嶽託等人興兵寇掠北平府,要儘量留住豪格的人馬。”
雖然留不住,但能留多少是多少,不能任由女真從容而走。
“城外的女真本部精銳已經掛孝,大將軍,我軍是否趁勢出擊?”蔡權說道。
額哲聞言,霍然起身,拱手相請道:“大將軍,現在女真正是虛弱的時候,應該打上一打,趁勢擊潰女真?”
衛麒道:“女真如今已成哀兵,兵書言,哀兵必勝,再加上我騎軍原在野戰上遜色女真許多,一切還是穩妥為上。”
其實,在這位老武侯看來,京營先前取得的戰果已經不小了,沒必要再冒著風險與女真野戰,而除了宣化城是野戰取得勝利之外,其他的戰事無不是以多打少,而平安州更是因為得炮銃之利。
賈珩想了想,說道:“女真精騎野戰之能不可小覷,先等三天,待女真士氣低落萎靡之時,我大軍乘機猛攻,或可競全功,如今不宜與女真城外決戰。”
哀兵也不是一直都是哀兵,一般熬過峰值,剩下的就是痛打落水狗。
當然,以多爾袞還有清國高層的見識,未必會在城下與漢軍耗著,有些事盡力謀之,不能強求。
“主要還是北平方面,那邊兒仍有女真大批精銳,我打算領軍親至北平府一趟。”賈珩道。
其實有些趕不上趟,但對整個北方防線的重塑,北平府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額哲面色慷慨,說道:“大將軍,我部勇士願為先鋒,隨同大將軍一同出征。”
賈珩點了點頭,說道:“這邊兒先行料理了,等女真大部精銳一退,我京營騎軍再選鋒試探而攻。”
就在賈珩返回大同以後,北平府城,漢清兩國已經攻防了六天過去時間。
在六天時間裡,女真數次猛烈攻擊,挖掘地道,從水道攻擊,但都為城中守軍挫敗。
女真甚至有一次佔據了城頭數次,但都被北平府城中的將校復奪而回。
豪格身形魁梧,騎在一匹黑馬上,周身披著淺藍色泡釘甲,頭盔上的翎羽與頭頂的蔚藍天穹顏色不分彼此,此刻,神色陰戾地看向北平城頭,對著一旁的嶽託說道:“兄長,這城池太高,不好攻打,就得讓這些漢民消耗漢人的箭矢。”
此刻,北平府城城池之下,不少從附近昌平、大興等縣驅趕而至的老弱婦孺在女真本部旗丁的威逼下,向著城池抵近。
但城頭上的箭矢沒有絲毫停留,攢射而下。
為了防止北平都司的本地兵馬不忍放箭,李瓚輪換上了河北提督康鴻帶來的兵馬。
有一些頂不住戰城之下的慘嚎,轉身跑走的百姓,則為外圍騎馬馳騁往來的清軍,挽弓射殺。
嶽託面色冷峻,沉聲道:“山東的兵馬今晚應該入城,北平府城拿不下了,時間拖的太久了。”
豪格卻不怎麼在意說道:“這幾天,倒是破了幾處縣城,府縣州城的團練比著上次抵抗要兇猛了許多。”
因為在過往之時,漢軍不敢出城野戰,哪怕是現在的京營,如果不是佔據絕對優勢兵力,也不會貿然與女真正面爭鋒。
嶽託目光凝重了幾許,道:“漢人比以往不同了。”
就在這時,身後一紅衣紅甲的騎卒揚鞭快馬而來,手持一面三角令旗,奮力搖晃著,高聲道:“禮親王有令,鳴金收兵!鳴金收兵!”
禮親王代善輩分最高,資格又老,能征善戰,此刻自然擁有著兩紅旗和正藍旗三旗的最高指揮權。